第一百四十章:大明勇毅軍(1 / 1)

織明 蝸牛非牛 7493 字 2個月前

開封城西二十裡外的閻李寨,旌旗林立,一隊隊闖軍戰士往來不斷,有的挑擔推車整理各項軍資,有的握刀持槍往來巡守。

闖曹大軍四麵圍死開封城,已有十來天了,卻並無一次攻城的戰事發生,隻是與城中固守的軍民緊張激烈地搶收城外廣袤麥田。

與以往一樣,越是大戰之際越發注意軍報哨查,據各地陸續傳回的消息,原保督楊文嶽在前次開封之戰後,前往河南府的洛陽附近駐紮。

而今,竟乘著闖曹大軍征伐豫東之際,率師南下,在汝寧府上蔡與南來的丁啟睿、左良玉等人馬會師一處,正在加緊征集糧草,不日將北上援救開封。

除此之外,滎澤北麵的大河岸邊也發現一部官軍,雖不知該部官軍具體規模,但觀其旗號似乎就是豫北地方官軍,闖王與羅汝才均未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但有一個尚未經證實的傳聞,卻叫他們無比重視——朝廷調了宣府總兵張誠的邊軍來援救開封——就是在第一次開封之戰時擊敗闖王的那支人馬——據說這一次更是挾錦州戰敗韃子的餘威而來。

提及張誠這個名字,闖營中便是一陣罵聲不斷,許多人都對當年敗在張誠的宣府軍手下一事,心有不甘!

他們皆以為當年乃是因想著急襲開封,隻帶了少數精騎和步卒前來,在中了張誠狗賊的埋伏之後,便顯得兵力不足使用,這才導致圍打開封的失敗,而非是敗在了堂堂正正的戰陣之上。

尤其是號稱“二虎”的闖營大將劉體純,對此更是不以為然!

在闖軍第一次圍打開封城的時候,他是第一個與張誠所率宣府軍真正對戰的闖營將領,也是闖營中唯一一個真正直麵過宣府精騎威力的將領。

然而,近兩年時間裡闖軍也在不斷強大,不但經過了多場大戰的洗禮,更是組建起了自己的精銳騎兵,闖王李自成已經在檢驗他自創的騎兵“三堵牆”戰法。

“每臨戰陣,列馬三萬,名三堵牆。前者返顧,後者殺之。戰久不勝,馬兵佯敗,以誘官兵,步卒長槍三萬,擊刺如飛,馬兵回擊,無不大勝。”

其實這名為“三堵牆”的騎兵戰術,並非李自成所獨創,而是學自陝西的延綏邊軍,闖王李自成本人就曾當過邊軍,對這三堵牆的戰術他也是早就有所了解。

可受限於實力不濟,所以才一直沒有想到這個戰法,可自打進入河南以後,一路披荊斬棘,順風順水的不斷壯大,尤其是在接連斬殺傅宗龍和汪喬年之後,又繳獲過萬戰馬,收編數萬官軍,使得他具備了施行三堵牆戰法的條件。

而且不止是騎兵得到了壯大和發展,就連步兵也都是“鳥槍換炮”,他們不但所用兵器更為精良,其披甲率也得到了極大提升,再加之闖軍如今糧草豐盈,飽食之下,兵卒更是勇猛。

闖軍中以騎兵馬隊最強,其次便是各位大將麾下的披甲步軍,再次則是新收編地方土寇,以及新招募的兵勇,他們屬於第三梯隊,而那些編伍的饑民雜役則可以算作是第四梯隊,基本上屬於炮灰軍團的角色了。

如今的闖軍已經強大到如此程度,甚至接連擊潰擊殺前保督楊文嶽、兩任陝督傅宗龍、汪喬年,與一年前相比,簡直是雲泥之彆,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劉體純也聽聞大明宣府總兵張誠,去年還率軍在遼東與韃子大戰一場,據傳也是大獲全勝,由此可見那張誠這兩年裡也沒閒著,照此看來,其確為闖軍難得的一個強勁對手!

可那又能如何呢?

按劉體純估計,就算那個宣府總兵張誠這兩年裡,也在變得更加強大,總不會強過今日的闖軍,畢竟他張誠是在朝廷的體製之內,而闖王這兩年縱橫中州大地,破城無數,錢糧充裕,更連番大戰,單隻收編的官軍就有數萬人馬,還會怕他張誠一個宣府總兵!

此刻,劉體純仍在心裡不斷地詢問著自己——當年敗在張誠手裡,到底冤是不冤?

他的心裡想著要與張誠再戰一場,還就不信了,那張誠難道是三頭六臂的哪吒不成,還能會了仙法妖術,憑自家現如今的十數萬強悍大軍,還打不贏他嗎?

另外,據傳朝廷已調新任保定總督張福臻率領畿南官軍,馳援開封,估計不日即將到達,而不出意外的話,宣府總兵張誠也有極大可能會與張福臻一同來援開封。

畢竟張福臻是前任宣大總督,可以說是張誠的老領導了!

駐軍開封城外的闖王,也在時刻密切關注著各路來援官軍的動靜,他此番定下的戰略就是圍城打援,其意在擊潰大明各路援軍,而非是急攻開封城。

當他得知丁啟睿、楊文嶽、左良玉這一路援軍,已經從汝寧府開拔北上之後,便立刻傳令給田見秀等闖將,要他們速從鄭州、榮陽和新鄭一帶退兵,趕回開封城下與大軍彙合,同時又派飛騎前去追李過,要他不可與袁時中的小袁營戀戰,將其擊敗,施以教訓後便即退軍歸來。

據坊間哄傳,隻南來的丁啟睿這一路援軍便有二十餘萬人馬,就算傳言有虛張聲勢之嫌,但即使砍掉一半的虛數,這一路援軍至少也有十多萬人馬。

其中隻左良玉一人麾下就超過十萬之眾,其能戰之兵更在七八萬之上,而前保定總督楊文嶽手下還有總兵虎大威的萬餘人馬也比較精銳,再有丁啟睿的標營雖然在前次開封之戰時,受到不小的損失,卻也還有數千精銳。

儘管進入河南後的一年半以來,李自成率領闖營賊軍接二連三攻州破府,不斷擊敗各路朝廷官軍,但這回三打開封對他來講太過重要。

他心裡已經將這一戰視為稱雄天下的開端,勢在必得,不容一點過錯!

…………

五月初七日,黃昏時分。

開封城西二十裡處的閻李寨內,駐紮得儘是闖營老府各將和親兵馬隊,而一處大地主的家宅被闖王征用為行轅所在。

此刻,這裡正在召開軍事會議,除了闖營的牛金星、宋獻策、李岩、劉宗敏、高一功、田見秀等一乾文武,曹營的羅汝才、吉掛、楊承祖、楊明起、王龍等文武要員都參加了。

這一輪軍議開得很久,對於如何圍困開封早有定計,眾人對此並無分歧存在,但究竟要如何迎戰朝廷援軍,又先對付哪一路援軍,卻不能最終確定下來。

依據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朝廷援軍大致可分為三路,其一即丁啟睿、楊文嶽、左良玉一路,現正在從汝州北上,其前路已過郾城;其二是宣府、大同、山西的三鎮邊兵,不知到了何處,眾人猜測其可能已到大河北岸某地;其三是新任保督張福臻所部官軍,據報已進入豫北彰德府境內,估摸著會在大河北岸駐紮,以觀望開封局勢。

闖曹兩營各文武皆以為當前應以丁啟睿這一路為重點,加緊對尉氏、通許、杞縣方向的哨探,密切關注丁啟睿等人的進軍路線,同時在開封南麵的朱仙鎮和陳留方向,派駐一支偏師,先在緊要地方修築營壘工事,以做到有備無患。

臨近三更時,軍議方才散去,羅汝才等曹營文武率先告辭走了,宋獻策、劉宗敏等送彆了羅汝才,正在與闖王作彆之際,忽然聞報:“李過將軍回來了!”

眾人聞之,皆精神一振,困意全無,還未等闖王傳令,李過就已一腳跨進門來,說道:“闖王,我回來啦。”

眼看大戰一觸即發之時,李過作為闖營的重要大將,有他在,闖王身邊就多了一個得力幫手,也就多了幾分勝算。

李自成還未等他坐穩,便急切問道:“補之,正等著你回來呢。好,先說說你追趕小袁營的事兒吧。”

原來,李過率兵自閻李寨出發後,因念及闖王之命,加之擔憂慧梅的安危,親率五千騎兵日夜急行在前,而令大部步軍交替行軍在後。

進入蘭陽縣境的時候,就已經與小袁營哨騎相遇,他們雖然儘是精銳,但終究無法與李過麾下的闖營精騎相提並論,幾番下來,便即落荒而去。

儘管李過與麾下精騎也是疲憊不堪,但眼見袁時中這個叛徒就在眼前,又如何能夠輕言放棄,他親率著麾下五千精騎急急追去……

終於在儀封縣境追上了小袁營的隊伍,當時小袁營大部都集中在大河岸邊,正在分批渡河。

李過見狀,不待步兵趕上來,便率領身邊的數千騎兵衝擊小袁營軍陣,雙方一守一攻,雖半斤八兩,卻也是互有死傷。

但從情勢上來看,李過無力阻止小袁營渡過大河,卻可以拖延其渡河速度,同時給與其未曾渡河部隊以致命打擊。

但一切卻事與願違!

他趁著黃昏天色未黑透的時候,派人將闖王勸諭袁時中的書子,以及高夫人給慧梅的那封家書,一同送到小袁營中,並邀請袁時中出營一見,試圖當麵勸他回返。

卻沒有一絲回音,就連前去下書的兩名弟兄,也被扣留在小袁營內,徹夜沒有回來。

第二天,天色尚未大明之際,為迷惑袁時中,李過又派出一名小校前往小袁營求見袁時中,聲言闖營大將李過請其出營晤麵敘話。

到了辰時初,仍未見小袁營有何動靜,李過突然率領麾下五千騎兵,自東麵逼近小袁營駐地,他先派出十餘名大嗓門的士卒,向小袁營將士宣布大元帥李自成的德意,號召他們離開小袁營,重回闖王大旗之下。

小袁營中還真有一些人被他們的喊話動搖,但因身在營中,而不敢有所異動。

可當李過率騎兵戰士衝鋒之時,他們才一接戰,便紛紛潰退投降,陣前倒戈投到了李過旗下,不過小袁營大部將士仍然對袁時中忠心耿耿,他們結陣以待,大戰一觸即發。

不過,就在李過自以為得勢之際,小袁營的北麵突然殺出一支人馬,雖戰場之上未及細看,但一眼望去——確是官軍旗號無疑。

“王八羔子,真投了朝廷?”

雖然憑空多出一支官軍,但李過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並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所嚇到,他大聲喝令副將張能率一千騎兵,前去攔截北麵衝來的官軍,自己領兩千騎兵直衝小袁營中軍大陣,又喝命另一副將路應標領兩千騎兵前去南麵兜截小袁營的側翼。

不愧為闖營出了名的猛將,李過這些年無論勝仗敗仗都經曆了不少,可謂是戰陣經驗豐富,雖然五千對三萬,他卻絲毫沒有將小袁營當回事,更沒有將北麵突然殺出的官軍當回事。

確如他所料的那般,小袁營那邊也派出一千多騎兵出戰,可才一接戰沒多久,便即不敵,迅速往中軍陣後退卻,李過雖想追擊卻也不能,被結好陣仗的步兵擋在了陣外。

他正待率領麾下騎兵向南麵衝去,以配合路應標所部騎兵,想要在南麵將小袁營撕開一個口子,卻突然發現北麵的張能所部千餘精騎,竟然在向後退卻……

與其說是退卻,倒不如說是潰敗來的真實!

事發突然,李過也來不及多想,他大喝一聲,立刻就兜轉馬頭往北麵衝了過去,他身後的兩千餘闖營騎士也都拔轉馬頭,追隨著李過迎向了北麵衝來的官軍馬隊。

當李過迎上張能的時候,卻見原本一千的騎兵,此刻竟已損失了十之二三,他還沒有來得及細問緣由,便已發覺其中的不對!

隻見對麵衝來的官軍騎兵,速度並不是很快,但卻給人以極強的壓迫之感,這種感覺他似乎已有快兩年都沒遇見了。

再一細看,更覺驚訝,對麵騎兵雖隻有五六百騎,卻是人人穿甲,更為使他感到震撼的是就連戰馬都披了甲。

“這是哪兒來的官軍?”

見主將發問,張能策馬急急回道:“李爺,不曉得嘞。邪乎得很,娘皮的連馬兒都給披了甲,咱箭射不得,連刀都砍不得嘞。”

李過瞪了他一眼,便不再理他,大聲喝令:“列陣,兩翼展開,包抄側翼!”

很快,李過這邊不到三千騎兵便列成一個扇形陣,其兩翼延展向前探出老遠,意圖包抄迎麵衝來的官軍騎陣側翼。

就在李過正要下令出擊之時,一名親兵策騎馳來他身邊稟報,南麵的路應標也遭遇官軍騎兵截擊,苦戰不勝,已經向後退卻。

李過聞之一愣,他咬著一口鋼牙,痛苦地說了句:“撤,全軍撤退,與步軍彙合,再做計較。”

自入河南以來,闖軍一路都是壓著官軍打,何曾有過敗績?

他心有不甘,臨走之際,仍不忘回頭看了一眼正漸漸逼近的官軍騎隊,卻望見騎隊前一杆長方形大旗,旗色為紅,赤火燄腳,旗心繪著神鳥朱雀圖案,旗邊繡麒麟紋,似乎還有金槍罩頂,並襯以紅色燈籠穗,旗下是杏黃色的飄帶。

旗上側邊繡著幾個大字,李過定睛細看,這幾個字他也識得,正是“大明勇毅軍”五個金字!

.yetia64554/40792161.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