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菜談不上有什麼好料,摻著紅薯塊的米粥,半稀不稠,炒了個大白菜,片了盤青瓜,另外還有酸菜梗子剁得碎碎的炒一盤雞蛋,這還是因為要招待客人另外炒的,再有就是給客人一人分了半個鹹鴨蛋,那些二大爺家的娃娃們見了就哇哇叫,想吃。
被二爺奶一手拍一個打回去,後麵她兒媳到底心疼孫兒,就摸去廚房撿了個出來,把鹹鴨蛋上開了個口子,一勺子一勺子挖給孩子吃,九個小孩就有半數多都年紀還小,一人吃一兩口鹹鹹嘴巴解下饞也就吃完了。
虞憐將這些看在眼裡,頓覺這裡比想象中的還要窮些,她進來時見二大爺家人口多地方大,還以為生活上應當過得去,沒想到連個鹹鴨蛋都舍不得給孩子吃。
虞憐從前從書上各種影視劇上是看過一些古代老百姓的生活的,有些用了誇張手法,也跟這邊差不多貧苦了,不過她這算有心裡準備的了,如陳氏梅姨娘老太太這樣在京城過慣好日子的,一下子被眼前見到的這些給震撼了。
給嚇住了。
好一會兒不曾說話,就看著那些娃娃們舔兩口鹹鴨蛋就高興的模樣沉默不語。
雙胞胎一人捧著一半鹹鴨蛋吃,兩三口就給吃完了,吃完覺得太鹹,又端起紅薯米湯喝,一下給灌了半碗,吃完看見這幕,這倆難得有些不好意思,低頭看著手上空空如也,隻剩半個鴨蛋殼。
華言從兜裡掏出幾塊桂花糖,數一數那些小孩也不夠分,又叫弟弟也掏,華行努努嘴巴不是很樂意,但想想自己先吃了人家的鹹蛋,也就把糖掏出來了,這是先前李襄哥哥給大嫂的,嫂嫂不吃糖又給了他倆。
他倆一路不舍得吃,偶爾才拿出一塊含嘴裡,現在又要貢獻出來。
華言數一數,兩人加起來有個七八塊糖,他數出五顆來,走過去分給那些小娃娃們。
至於大的幾個,華言覺得都長大了,就用不著吃糖了,他們隻給比自己小或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娃娃,再大的得照顧小的,不能讓小的給他們糖吃,不然就是不要臉。
小娃娃們哪裡吃過這樣好的糖啊?一顆顆黃澄澄的,晶瑩剔透,上麵還綴著桂花,都舍不得吃,有個小女孩愣愣說:“這是糖?咋長得這麼好看?”
他們最多也就吃過麥芽糖,還一年到頭隻過年節時偶爾吃上一次,哪見過其他花樣的糖?
華行下巴一仰:“這是我們李襄哥哥給的,是京城帶來的,你們當然沒吃過了。”
“哇……京城啊……那是哪裡?”
華言:“……”
華行:“真沒見識,我來告訴你們京城是個什麼地方……”
虞憐將得意得翹尾巴的小子揪過來,“京城怎麼了?怎麼說話的?”
華行被嫂子揪住,小腦袋不會動了,嗷嗷叫著放開,“他們不懂我讓他們長長見識還有錯?”
虞憐:“說話謙遜些,京城沒什麼了不起,你從那裡出來也沒什麼了不起,你李襄哥哥糖是給你的?尾巴收回去,好好說話,好好做個人。”
好生將人訓了一頓,華行本來還不服,餘光見爹瞪過來了,忙連連求饒認錯,虞憐才將人放開。她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這雙胞胎從本性上來看是不壞的,甚至都有一顆赤子之心,隻是生來就富貴,父兄都有權有勢,倆小子過慣了好日子,吃穿住樣樣都是最好的,也受人巴結,就養成了一副熊孩子模樣。
他們乍然從京城侯府裡回到鄉下這樣窮地方,看著和他們同齡的鄉下孩子過著這樣緊巴的日子會有什麼反應?該怎麼和他們相處?會不會習慣性養成高高在上的態度看不起人?
假如不及時掰過來,讓他們從一開始就形成了這個觀念,不管是對整個華家還是對他們自己以後在這裡立足以及人生觀的養成都是極大的負麵影響。
她歎了聲,熊孩子是該教育了。
但她上一世一心奔升職加薪去了,戀愛談過幾回,卻是沒有結婚生娃的打算,所以也沒有教育孩子的經驗。
這時二大爺又說道:“木頭,你們一家初來乍到,要置辦的東西有很多,一會兒如果東西不夠用了,就跟二爺說,家裡有的先借你們用……”
虞憐聽到這聲木頭,看向公爹,這才是雙胞胎的爹,讓公爹教育雙胞胎,給他找點事乾不也挺好?免得他一心想著長子和家族的事,沉浸在裡頭走不出來,人也消沉下來。
老太太就跟她私底下嘀咕過,說怕這一路走來,兒子是撐著一口氣護著他們的,等真安定下來,怕他又消沉下去。
一頓飯吃完後,一家人跟二大爺說了聲,回屋開了個短暫的家庭會議。
主要是討論今後的生活方方麵麵。
華詹看著一家人說:“這一路從京城走來經曆了太多,委實不容易,辛苦你們了。尤其是娘,年紀這麼大了,跟著兒子一路顛簸,兒子不孝,讓您晚年都不能安生享福……”
老太太擺擺手。“咱們一家能在一塊好好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娘這麼大把年紀了,活不活都無所謂,看著你們安安生生的娘心裡就高興,依娘看,最辛苦的還是咱家憐兒,憐兒細皮嫩肉嬌生慣養長大的嬌小姐,她一路走來,沒喊過累沒說過苦,還得照顧著我這個老太婆,陳氏忙著照料你,憐兒又得幫忙看顧三個孩子,吃不好睡不好,誰有她辛苦?”
華詹也歎了聲,看著虞憐說:“是辛苦兒媳了,那些行李丟了,這一路走來花費也是你在張羅,爹沒用。”
虞憐搖搖頭,“祖母,爹娘,我早說了答應過夫君要照顧你們,以後莫再說這樣的話,當務之急是想好以後怎麼在這邊生活下去,我觀村長雖不通道理,但二大爺卻是通情達理,他輩分高村長也得聽他的,日後咱們隻管找他。”
“另有一點……既然打算在這邊落腳,憐兒便想蓋個大些的房子,一次落成了,免得以後還要重修,若是這樣,便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弄成,在二大爺家一直借住哪怕二大爺沒意見,也怕影響其他人,我們倒是可以問問二大爺村裡哪裡有屋子空著,先去租住一段時間,等房子蓋好了就能搬進去。”
她這個提議,讓老太太和華詹陷入沉思。
過了會兒老太太點點頭,“是這個理兒沒錯,憐兒你顧慮得周到,我們初來乍到是不好麻煩彆人家這麼久,且聽他們說本來空房間,是特意挪出來給我們住,如此更不能住長了,時間長了吃的喝的住的不管哪樣,都容易鬨矛盾,一家人自己住自在些,也不欠這個人情,讓二大爺難做。”
人家盛情相邀是一回事,自己個兒怎麼做是一回事,二大爺是個好人不假,但他一家子四世同堂這麼多人,哪能都沒意見的?
華詹點點頭,“如此我一會兒就去問問二大爺,先把房子租下來,再談談蓋房子的事,兒媳我們能拿出多少銀子蓋房?”
虞憐也沒藏著掖著,“我先前放了一些在身上應急,這部分錢沒丟,一路下來還剩餘五百多兩,至少得留三百兩做日常花用,我想著若是可以,找村裡買些良田,或是做些營生,免得將來坐吃山空。”
老太太聽得連連點頭,“這裡物價如何我們不清楚,蓋房子買磚鋪泥這些總要錢,請村民做工又要多少錢,這些都要問清楚了再決定,憐兒說得對,得留一些銀子,將來做個什麼營生,我們一家人從京城過來的,過去誰也沒到過鄉下,誰知道田怎麼種?將來如何生活是一個大問題,彆看手裡有銀子,實則風險比手上沒銀子但會種田的人風險還大。”
說完這些,老太太看向兒子,“皇帝當真不會再派人過來了?以後真能安生下來?”
華詹思忖了會兒,說:“三皇子此人雖假仁假義,但很要麵子,既然他反悔過一次,還口出三次承諾,就沒理由也沒動機再派人了,否則以後傳出去禦史能批死他。”
老太太拍拍胸口,“那便好。”她忽然開起兒子的玩笑說:“木頭那你快去找你二大爺,把這些事問清楚了再說。”
雙胞胎也拍著手喊:“木頭爹木頭爹木頭爹!”
華詹:“……”
華詹把這邊一家人商量好的事跟二大爺一說,二大爺連連擺手說不怕麻煩,“不就住上一陣子的事,且安心住著!”
華詹說兩小子皮實,再說兒媳是年輕女子,又是千金小姐嬌養大的,跟著彆人一塊住怕不習慣。“我長子華極出事後,兒媳就進門了,她對我華兒恩重情深,對華家有情有義,我這個當爹怎麼好委屈她?”
二大爺歎口氣,“既然如此那就按你說的吧,村裡東邊臨河那裡有間空屋,那邊早先鬨過野豬,就沒什麼人敢往那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