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諸葛氏(1 / 1)

漢家功業 官笙 6911 字 11個月前

第330章 諸葛氏

曹操總覺得郭嘉有點不對勁,但滿心思是怎麼對付董卓,無暇多顧。

等三人趕到譙縣,曹洪便立即來報,道:“啟稟將軍,那郭汜知道援軍到了,已經退走,末將擔心有詐,未敢追。”

曹操不動聲色點頭,道:“做的好,去吧。”

“末將告退!”曹洪聞言退走。

劉備,孫策這會兒哪裡不知道,曹操這麼做,無非是想從袁紹那脫身,同時迫使袁紹發兵。

曹操的戲做完全套,便與劉備,孫策笑著道:“玄德公,伯符,還請入內,我們一同商議進兵策略。”

劉備,孫策自然沒有二話,隨著曹操進了官衙。

劉備身後帶著他形影不離的兩個兄弟——關羽、張飛。孫策身後跟著他的是兩個他父親留給她的部將——程普與黃蓋。

而曹操邊上,坐著的是已經多日滴酒未沾的郭嘉——他狀態非常不好,臉色一時白一時紅。

曹操也不管劉、孫二人的長途疲憊,鋪好地圖,神色認真的道:“從譙縣往東,七十裡,便是回下關,這個關口並不大,也不難攻。”

說到這裡,曹操想到了上次中計,片刻就繼續道:“我們的難點在後麵,這裡,瓶壺關,這裡依山水而建,想要繞過去都不行,兩旁是大山,入口狹窄,如同倒瓶,是通入相縣的必經之路……”

劉備看著曹操手指的地方,隱約有些印象,道:“我知道這個地方,董卓在這裡修建了大關?”

曹操盯著瓶壺關,點頭道:“這些年,董卓強征青壯,不斷的修建要塞,是早有圖謀。”

孫策隻是看著,並不是太在意。

他現在的目的十分清晰簡單——獲取軍功,贏得曹操以及朝廷的信任,襲承烏程侯爵位。

隻有這樣,他才能名正言順的站穩吳郡,承繼他父親留下來的基業!

曹操瞥了眼兩人,沉聲道:“我意急速行軍,先破回下關,而後直撲瓶壺關,與董卓決戰!”

“曹將軍的意思,是董卓會聚兵於此?”劉備疑惑的問道。

曹操聞言,遲疑了一下。

郭嘉笑嗬嗬的接話,道:“劉使君,我們聯軍近二十萬,董卓必然驚恐,即便想退,也隻能去徐州,徐州背靠東海,退無可退,是以,這瓶壺關,是我們雙方的決勝、生死之地。”

劉備若有所思的點頭,道:“在這瓶壺關決勝負?”

曹操站起來,雙眼灼灼,直視著劉備,道:“玄德公,已經九月,我們沒有多少時間,不能拖入冬!”

劉備很想說他從袁紹幕府中得到的消息——袁紹就是想要消耗他們,坐收漁翁之利!

但轉念一下,曹操沒理由不知道,他抬手道:“隻要討滅董卓,備無所不依!”

有了劉備的支持,曹操心中大定,轉向孫策,道:“伯符,我已去信給大司馬府,大司馬回信,隻要你建立軍功,他便在陛下麵前上奏。”

孫策立即抬手,朗聲道:“末將謹遵曹將軍之命!”

曹操頓時豪氣湧動,望向回下關方向,道:“我們合兵近十萬,數量遠超董卓,休息一日,明日發兵,討滅董卓,以安社稷!”

十萬?

劉備與孫策下意識的對視一眼。

劉備手裡的兵馬不足兩萬,孫策手裡不足一萬,曹操手裡的兵馬有這麼多?還是虛張聲勢?

三人又仔細商量了出兵的策略,到了晚上,劉備,孫策才離開。

曹操伸了伸懶腰,感覺著渾身酸痛,一回頭,發現郭嘉在一旁已經睡著了。

曹操觀察著郭嘉的臉色,見他蒼白如紙,不由得暗自皺眉,拿過外衣,悄步上前,給郭嘉蓋上。

“唔……”

郭嘉慢悠悠醒來,看著身上的衣服,連忙坐起來,請罪道:“下官……”

“奉孝,”

曹操打斷了他的話,疑惑的道:“奉孝……是與誰打賭,不得不戒酒?”

郭嘉見曹操沒有發現,笑嗬嗬的揉了揉臉,道:“我與自己打個了賭,賭輸了。將軍勿憂,不過是一個月的事。將軍與劉使君,孫伯符商議妥定了?”

曹操聞言,也沒有多深究,坐回去,麵露凝色的道:“奉孝,真的能一戰而勝嗎?”

郭嘉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冷透的茶水,思索著搖頭,道:“董卓早在多年前就不斷修建要塞,是做好了長期與朝廷抗爭的打算。漢室衰微,天下人都在等著朝廷的分崩離析,而今南方氣勢已成,群雄逐鹿的跡象初顯,隻要董卓熬過了今年,明年的事情,就很難說了。”

曹操雙眉緊鎖,道:“有那麼危險嗎?”

郭嘉臉上少見的露出憂色,道:“這一次的聯軍不能剿滅董卓,那朝廷將陷入極度被動局麵,甚至於不得不調集大軍,再次征討,北方各州看似穩定,實則十分脆弱,一旦朝廷抽兵而出,各種叛亂必將再起,沒錢沒兵沒糧的朝廷,還如何統治天下?到了那時,怕是陛下的旨意都出不了洛陽城了……”

曹操神情越發凝重,狹長雙眼,近乎眯到一起。

郭嘉抱著茶杯,思緒翻飛,道:“這一戰,將軍不能敗,即便不能勝,也不能敗。哪怕袁紹等人撤走了,將軍也要留下,繼續與董卓對峙。隻有這樣,朝廷那邊才能穩住,大漢不至於分崩離析,將軍也有立足之地。屆時,朝廷將更加倚重,不得不供給將軍兵馬器械、錢糧,增加將軍的實力。董卓手下多是西涼人士,思鄉情切,加上董卓不容於士族,孤立於天下,隻要將軍將他們堵住,最多兩年,董卓必敗,將軍掃滅董卓,南下平滅各路諸侯,不世功業,唾手可得……”

曹操聽著郭嘉描述的‘盛況’,心頭陣陣激動,仿佛已經看到了,他率軍剿滅董卓,而後南下,勢如破竹的平定袁紹,劉表,士燮,劉焉等亂臣賊子,而後在洛陽城封侯拜相,群臣側目行禮的宏大的場麵!

不過片刻,曹操就冷靜下來,皺起眉頭,審視著郭嘉,疑惑道:“奉孝,你近來……的話,似乎有些多?”

以往的郭嘉,雖然不吝嗇此句,可也沒有這樣長篇大論的情形。

郭嘉坐直身體,笑嗬嗬的道:“我擔心戒酒時間長了,腦子不好,事先能說的,都說給將軍,以免誤事。”

曹操倒是沒有多想,擺了擺手,道:“戒酒有什麼好的,我已經讓妙才去找了,一定能找到奉孝喜好的好酒。”

郭嘉隻是微笑,轉而道:“劉使君,孫伯符應當是可用的,將軍莫要讓他們在前麵。皇城府那邊,肯定有著諸多隱秘消息,將軍可以再做討要。另外,我記得,朝廷那邊,在董卓身邊安插了不少人,是否可以用一用?”

曹操沉吟片刻,道:“我在宮裡時,陛下無意中與我提及了孔伷等人,倒是可以一用,還有一些隱秘的,我還得密奏給陛下請旨。”

郭嘉點點頭,抱著茶杯,沒有說話。

有些事情,看似隱蔽,實則朝野很多人都清楚。

宮裡那位陛下,對朝臣並不是表麵上那麼信任,不說董卓,袁紹等亂臣賊子,朝廷裡的潁川黨,包括丞相荀彧,荀攸,鐘繇等人,府裡,官衙等等,都有宮裡安插的人。

哪怕是曹操,也心知肚明,甚至已經察覺到一些人,是宮裡安插進來,以作監視的。

這些事情,荀彧,荀攸,鐘繇等人清楚,曹操也心如明鏡。

但這種事,隻能知道,不能多問,更不能多想。

等了一陣,郭嘉放下茶杯,看向曹操,語氣平靜的道:“將軍,袁紹……若有不軌,將軍可先發製人!”

曹操一怔,麵露沉色,道:“先發製人?”

對於現在來說,袁紹是討董的主力,天下人鹹望,曹操要是突然發兵攻打袁紹,隻怕是千夫所指,朝廷不能相容,天下再無立身之地!

郭嘉微微點頭,道:“雖然有些冒險,但宮裡的陛下是一個目光如炬的人,隻要他能明白將軍的用意,那一切便無憂。”

曹操聽明白了,郭嘉說的是‘萬不得已’。

心裡思索一番,曹操雙眼狠厲一閃,道:“這個不用奉孝說,真有那種時候,曹操何惜自身!?”

郭嘉嗯了一聲,再三盤算,道:“其他,其實並無掛礙。以我的推斷,董卓的糧草並不會很多,哪怕撐過今年冬天,明年也將十分難熬,堵住瓶壺關,隻要將軍不中計,基本上是立於不敗之地。”

曹操想到上次中計,心裡就有些難堪,不過,臉上分毫不動,反而關心的道:“奉孝,切莫多思,還是好好養著。這樣,明日你暫且不用與我同行,在譙縣休息幾日,而後再去瓶壺關。”

郭嘉正想著悄悄找個醫師看看,聞言道:“好。將軍切記,董卓手下能人頗多,對付他,萬不可行險,以謹慎為要。”

曹操道:“奉孝放心,安心養著就是。”

郭嘉知道曹操是一個心思縝密之人,一般的當,還騙不了他。

‘希望一切順利。’

郭嘉強忍著咳嗽的衝動,臉上紅白交替,默默的道。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咳血,他總有些不好的預感。

另一邊,劉備巡視軍營後,與兩兄弟烤著肉,喝著酒,麵帶愁容,一臉無奈。

“我本想,潁川,汝南乃是人文翡翠之地,多有大賢,正想趁機拜訪,卻不想來去匆匆,又要行軍。”劉備喝著酒,心中頗為壓抑。

劉備深知他的才能有限,是以四處訪賢,可這麼多年下來,始終沒有訪到‘大賢’,反而因為東奔西走,‘小賢’也沒留住,三十多歲,功業未成不說,身旁隻有兩個結義兄弟,可謂相當寂寥。

張飛撕扯著羊腿,道:“大哥,要我說,讀書人沒一個好的,有我跟二哥在,一樣助伱成就大業!”

劉備暗自搖頭,心裡悵然。

他想起了郭嘉,若是這個人願意輔佐他,他何必從徐州跑到這裡,寄人籬下,州牧之尊蕩無?

關羽吃飯喝酒相對斯文,道:“大哥,那諸葛玄不是說,要推舉他侄子入你幕府嗎?”

“找不到人了。”

劉備看向他,道:“在袁紹滅袁術時,下落不明,現在不知道是生是死。”

關羽沒有再說,對於文人,他也不太看得起。

劉備默默喝了杯酒,心裡想的卻是諸葛玄的另一個侄子——諸葛孔明。

這個人名聲不顯,但諸葛玄說,才華不亞於其兄諸葛瑾。

可惜,此人從琅琊郡避禍去了荊州,現在應該在豫章郡,難以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