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提出審計製度(1 / 1)

王文龍來到葉晝則家門口,帖子遞上去等待不久,那門子便連忙出來通知:“老爺請建陽先生進去。”

王文龍快步走進院中,葉晝則直接迎了出來,怒氣勃勃的說道:“那些小報實在太是過份。我葉晝則要貪錢?我這宅子叫價就不止三千兩,何必貪民黨籌集那點小錢!”

王文龍說道:“人言可畏,咱們需要為民黨想個章程,要不然這臟水可是兜不住。”

“是啊,建陽先進屋。”葉晝則歎了一口氣,和王文龍一起走上書樓,叫人給王文龍上茶,然後才詢問:“建陽你說有什麼辦法可以堵住悠悠眾口?我們先把這造謠生事之人抓出來如何?你可知大抵是什麼人物嗎?”

“大概能猜到,不過即使抓出來也沒用,即使那人照我們的意思在報紙上說出真相,江南百姓也肯定會有人懷疑咱們屈打成招。眾口鑠金,咱們隻能用宣傳去對抗宣傳,有人懷疑我們行小人之事,那我們就必須要光明磊落。”王文龍分析說道:“不如借此機會將民黨的賬務公開,以永訣外人之猜忌。”

葉晝則想了想,高興說道:“好辦法,咱們將賬務公開了,一分一厘都算得清清楚楚,看誰還說民黨中飽私囊!”

王文龍走到窗邊,看著遠處夫子廟的泮池,往那方向而去,就是南京的貢院、故宮、各大辦事衙門所在。

“南京留都,雖然南麵官隻管著一省之地,但名氣著實不小。這些名氣正好能為咱們所借用。”王文龍道。

葉晝則走到王文龍身邊也一起看著遠處景色,問:“建陽想要如何做?”

“咱們民黨雖然是私人組織,但是也不排斥讓官府參與。我想搞出一個審計製度,將咱們民黨的賬目交於官府,賬目交於官府,官府就會為咱們背書。造謠者的宣傳能力再強,難道有南京戶部之中東林黨和三黨的官員聲量強?他們罵咱們可以,罵南京諸公的審計試試?”

這個方法早個十幾年都不好用,因為那時的黨爭還不夠激烈,波及範圍還沒有涉及民間,但到了萬曆三十多年,大明的黨爭已經由上而下,東林黨和三黨在民間都有自己的喉舌,真論起宣傳能力,江南的小報全部發力可能都比不上東林書院或是浙黨的齊聲鼓吹。

葉晝則問道:“建陽可有了具體章程。”

王文龍點點頭,當即鋪開稿紙道:“我有個大概意思在心裡,晝則你同我參詳參詳。”

葉晝則站在王文龍身邊看著王文龍邊說邊寫,闡述出他的想法,就見王文龍寫出一份名為“審計製度”的細目。

他有些不解,這詞確實少聽。

中國曆史上具有審計性質官職早在西周時就出現了,之後秦漢隋唐都有相關部門,宋代更是由審計司專管國家審計。但元明二朝,卻未專門設立國家的審計機構。這和朱元璋當年設計的財政製度有關,老朱當年的想法特彆單純,大明的稅收大都是一刀插到底的,比如朝廷要養兵就專門找百姓收一份軍餉,朝廷要剿匪就專門找百姓收一份剿餉,雖然六部也有自己的庫房用以應付本部門內部的事務,但是全國級彆的審計記錄卻沒出現,而是依靠安插在六部之中的禦史等官員自己算自己的部分。

即使有審計,中國古代的審計部門也是隻對國家財政內容負責。

公有部門對於企事業單位甚至民間組織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的製度,最早得到1807年的法國才出現,在中國則要到民國時,北洋政府才第一次在中國土地上設立了審計院。

但是王文龍知道查賬審計和相關的會計師等工作是一個組織能夠建立自己公信力,並且規範內部管理的極好辦法。

對於民黨這樣的黨派,即使王文龍和葉晝則沒有撈錢,但是吸納了幾萬兩銀子的捐款千頭萬緒的()

用了出去,難道內部就真沒有一兩個蛀蟲?

葉晝則看了半天也弄明白了王文龍的意思,然後便連連點頭:“這法子好!”

特彆讓葉晝則認同的是王文龍所寫“公生明,廉生威”六字來解釋審計的意義。

這句話是大明天順年間山東巡撫年富在《官箴中寫的,隻不過在大明的流傳並不廣,原曆史中這六個字要到乾隆年間,因為清代的官宦世家顏希深祖孫三代不斷宣傳,才變得天下揚名。

王文龍直接寫出了審計的三大意義。

一,維護財經法紀,定時的公開審計可以建立民黨的聲譽和威信,至少也能防止被有心人誣陷;

二,改善經營管理,一次次的嚴格審計必然能夠抓出內部蛀蟲,查出經營之中的浪費情況;

三,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有一些錢民黨自己以為用在了正地方,但是卻不一定能夠收獲民心,若是公開出民黨的錢財去處,讓百姓都來發表意見,民黨用同樣數量捐款所收獲的民心定然會大大增加。

葉晝則越看越同意,忍不住稱讚道:“建陽果然高見,用此辦法既能夠掃清此次汙蔑之事,還能將壞事變為好事,從此為我民黨打下名聲,甚至防止日後有人清查舊賬,說我民黨資金來源不明所做事情隱晦不清。建陽八閩第一謀士之名果然不虛也。”

王文龍說:“南京並沒有專管審計的部門,但以民黨的聲望,完全可以請來戶部的各司官員以及南京六部的禦史負責審計。想來他們也會需要這樣的名聲。國子監和兵部我有故交,便由我去請,另外五部以及南京留守司中的禦史就要有勞晝則了。”

“哈哈哈,此正是花花轎子人抬人之策,我怕看許多人巴不得要來呢。”葉晝則笑著說道。

五天之後,《蘇州旬報以及江南各家上得了台麵的報紙同時發布消息,民黨宣布正式成立“審計辦”,並刊發了王文龍所說的審計工作的原則以及三大好處。

“公生明廉生威”六字下麵附上的則是一連串同意參加民黨“審計辦”的官員名單。

這些官員都沒有寫官職,但有心人一看名字就知道是什麼級彆,以南京兵部尚書孫礦為首這就讓一群人驚訝。

彆看孫礦被東林黨擠兌的不成樣子,但南京兵部尚書卻是負責管理南京事物的“南京防務堂會議”的頭把交椅,在南京的六部尚書之中地位最高。

再下去,南京守備太監,南京守備勳臣,另三部的尚書、南京六部的禦史、南直學台一一列名。

由於《蘇州旬報的傳播能力夠強,這些大佬的名聲也夠響,此消息迅速傳開,並且飛快引得各界支持。

這是自然,因為名單之內包括了東林黨和三黨的乾將,各派彆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得給麵子站站台。至於王文龍和薛素素,他們本來也沒有得罪三黨和東林黨,無論是誰想整他們,都和此時朝中的黨派沒什麼關係。

如果報紙隻是罵王文龍和薛素素,王文龍還會有一些為難,但是他們偏偏涉及到民黨,真動用出民黨的隱藏實力,那就根本不是一二宵小可以隨意汙蔑的。

這份名單出來之後,原本把王文龍的花邊新聞造上天的報紙立刻收口,他們膽子最大的也隻敢繼續含沙射影的攻擊薛素素,王文龍貪汙民黨錢財之事,莫說是再無一人敢提。

等到個把月後民黨的審計賬目一公開,這些小報說不得還要跟著一起吹捧民黨處事清白呢。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