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背後操縱(1 / 1)

王文龍和沈泰鴻兩人緩緩地向西元寺走去,路上王文龍道:“這稅監鬨得實在也太過利害,諸臣勸阻了這麼多年,如今隨著江南這一次護糧事件,朝中東林黨人肯定又有反應。不知沈首輔能不能在此一事上與東林黨人共同上書?”

沈泰鴻看了王文龍一眼,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隻是說道:“家父已經告病多月,我也不知他是否願意。”

“這不妨的,雲將何不與令尊寫一封書信言及此事?”王文龍拉攏說道,“東林黨人已經準備就此事上疏,若是沈首輔再能從中幫襯,說不定聖上在此件事情上真可以有轉圜的餘地。”

沈泰鴻依舊不願意做正麵回答,說:“東林黨人最近正就我父親的為政大挑毛病,聽我家人來信說,在京城之中,哪怕是我父手下的下人也頗受騷擾。此時我父上書,怕不是反而會受奚落?”

沈泰鴻的意思,讓沈一貫出麵可以,但必須要從東林黨那裡得到足夠的利益和保證。

王文龍想想說道:“天下的稅監已經派出十年,眼見要成為常例,他們在地方上也越發氣焰囂張,早些年還有地方官員敢於直抗稅監,但如今地方官員眼見抗擊無望也隻能越發的妥協。”

“我此次去南直見了幾位東林黨的人物,他們都表示東林黨正準備大舉上書,要殺一殺這些稅監的氣焰。”

“雲將也知道東林黨做事需要鼓噪輿論,如今江南的輿論已經起來,即使為自己利益,他們也會被輿論推著將這件事情做完,肯定不會有上屋抽梯的做法,沈首輔於此一問大可以放心。”

“大可放心?”沈泰鴻哈哈大笑:“那群東林黨人所做的醃臢事情難道還少了?他們對我父如此殘害,到現在還在鄉野間造我父的謠言,自己卻個個手腳不乾淨,口中說的都是大義,手上撈的都是銀子。就這樣的人物,為何還要我父去附和他們的行動?我父親上一份折子,即使成功,難道東林黨人嘴裡能有我父親的一句好話?”

“隻怕此事不成都是我父親的罪過,此事若成,最後還是讓東林黨人摘了果子,他們這樣的好算計,建陽何為來為東林黨人做個說客?”

沈泰鴻猶豫半天,終於搖頭笑起來:“建陽你堪比遊說六國的蘇秦了……”

沈泰鴻以為王文龍是東林黨人的說客,卻不知道整盤棋其實是他攢起來的,現在已經到了官子階段,王文龍胸有成竹。

王文龍又道:“若是此事可以成功,東林黨人的確將趁此大功自抬聲望,而屆時眾人發現沈首輔於此事中一言不發,首輔大人所得的奚落隻怕更甚。無論成或不成,首輔已然落到如此地步,難道還有不跟隨上疏的選擇?”

沈泰鴻說的義憤填膺雖然他和父親的關係十分不好,但是對東林黨人的厭惡則更甚,因為東林黨控製輿論的手段太惡心,對於沈一貫的抹黑無所不用其極,時人記載沈一貫退下後“其鄉人亦多受世詆”,隻要是沈一貫的同鄉都會受到無端刁難,更彆說沈泰鴻是沈一貫的親生兒子了。

王文龍並不評價東林黨人的行為,而是道:“雲將難道沒看出,從始至終我隻在為沈首輔著想。兄台想想,此次東林黨人上書即使不成功,定然也引得朝中輿論一片支持,沈首輔若是一言不發,不需要東林黨鼓動,天下人物也會覺得首輔是囿於黨派之見,不願為天下百姓發聲。而於首輔大人唯一好處不過就是讓聖上覺得沈首輔還能討他歡心罷了,可就如今沈首輔受攻擊的程度,聖上這些許歡心又能改變多少?”

王文龍也笑道:“並非在下搖唇鼓舌,隻是有為百姓做這一件好事的機會,同時又不會損傷令尊大人的利益,不得不發聲罷了。”

沈泰鴻道:“我寫一封書信送與我父,不過我也隻能幫到如此,我父親是否接受,我卻不能打包票。”

如果王文龍不插手,沈一貫的上疏還要拖延一個多月,那時東林黨人把上疏都布置好了,逼的萬曆皇帝無路可退,沈一貫才突然跳出來跟著遞了一份折子,雖然讓萬曆皇帝認清了滿朝已經無人能夠在支持他派稅監的現實,卻也讓他看到朝中的黨爭可以利用,於是繼續利用黨爭收稅。

沈一貫則被認為是投機取巧,被東林黨大肆嘲諷,浙黨因此受到攻擊,在抗擊稅監一事上最終也不能和東林黨站在一條線。

王文龍聞言也投桃報李說:“不管成與不成,我都會讓報紙為沈首輔鼓吹,頂著再大壓力也發他幾篇錦簇文章。”

沈一冠當首輔這幾年雖然糊弄事情,但是也不能說一點好事沒做,想要吹捧還是有路子的。

“鼓吹不用了,隻求少挨一些罵就行。”沈泰鴻苦笑說道。

……

常州,李三才的園子。

這一處李三才的大府是一年前才建好的,表麵上掛在了一個常州商人的名下。

李三才總攬漕運已然七年,位置十分穩固,李三才管漕運確實給朝廷省了很多心,他是個極有乾才的官員,總管漕運以來,漕糧基本能準時送達,運河上的一係列工程也都井井有條,甚至每年衙門還有盈餘,騷擾地方的程度也大大減少。

憑借龐大的漕運係統,李三才把運河沿岸的不平事都管了一個遍,無論是趙一平在運河沿岸作亂,還是河南的起義,或是稅監太監邢隆想要在運河上收蘆課稅、太監陳增騷擾地方……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被李三才用實力碾了過去。他這個漕運總督做的相當厲害,上馬可以打起義軍,下馬把稅監太監收拾的服服貼貼。

因為漕運係統就是李三才在官場上的根本,隻要能把漕運管好,誰也動不了他的位置。

同時利用漕運李三才自然也沒有少獲利。他的撈錢思路是把原本年年欠錢的漕運係統整頓好了,然後從漕運的利潤中拿走一部分。

比如過去往京城通過漕運運送皇木,每送一百根會損失十根,而李三才一番整頓之後每送一百根隻損失五根,於是李三才自然而然的在每一百根裡往自己家再拿五根。

再比如彆人手上漕運配屬的官辦作坊年年虧錢、逃役,到了李三才手上官辦作坊又運營起來了,李三才自然就順便拉著官辦作坊裡的工匠給自己起大屋。

這也是萬曆皇帝可以容忍他的原因。

李三才雖然撈錢,但對於朝廷來說好歹財政健康了,換上一個清廉無用的官員的確不撈錢,但年年漕運係統都虧錢隻會更麻煩,還不如用李三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