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王文龍長這樣?(1 / 1)

沈珫和那艄公說完突然聽到前麵吵鬨,就見遠處的河岸之上有兩塊代表官員身份的粉牌,下麵站著幾個長班,又有幾個兵丁在一旁保護,簇擁著中間一個高個兒的讀書人。

沈珫仔細看那粉牌見上麵打著的是“福建左布政”的旗號。

這時就聽身邊艄公笑著說道:“有這般湊巧?官人先前還問建陽公,如今前邊站著的不就是了。”

沈珫不禁仔細看著眾人簇擁之間的那個高個兒青年,就連沈宜修也忍不住掀開門簾悄悄看去。

沈珫來到福州還沒有來得及通知本地官員,王文龍今天自然不是歡迎他來的。

父女兩人正在好奇王文龍迎接的是誰,就見幾艘小船從遠處劃過來,小船上站滿了人,當先的護衛背上背著鳥槍,腰間還懸著一把綠色皮鞘的蠻刀,保護著的後麵人物卻是一個富商模樣。

這小船上的人顯然在福州挺有勢力,一路劃船還沒到近前“噔噔噔”船上的金鼓響聲就遠遠傳來。

幾艘小船隻是前隊,後麵還有許多舢舨跟從,舢板之上站著許多的護衛,個個凶神惡煞模樣。

他們這一大堆船隻從岷江上走過,兩邊的船全部自發的靠岸,讓出中間的主航道來,不一會兒載著那富商的小船就停在了碼頭上。

那商人手下的護衛顯然功夫不錯,還沒等小船靠岸,就雙腿一蹬直接跳到岸上,然後便做出請王文龍上船的姿勢。

而那商人則安安穩穩的站在船頭,一臉笑容看著王文龍,沒有絲毫到岸上跟王文龍談話的意思。

王文龍同樣一臉微笑,也沒有要上船。

艄公看看沈珫,意思是他們是不是也到旁邊歇會,沈珫一想,對艄公說道:“劃上去。”

艄公有些猶豫,也隻好搖著櫓將他們的大船靠上去。

沈珫走到船頭,靠得近了,就聽對麵小船上的人說道:“我們許多弟兄不好上岸,建陽公若是要談事情,不如到水上來談。”

而王文龍這邊則是由保護他的衛所兵說:“岸上已輩下了酒席,就請上岸來。”

沈珫眼見兩邊都要拿捏對方,王文龍和那個富商臉上都有些下不來台的意思,沈珫突然大聲邀請說道:“我這船隻也還寬敞,兩位不如上我這船上來談?”

王文龍和那富商的手下都看過來。

那富商見到沈珫氣度悠閒,拱手問道:“敢問先生是?”

“我是南直走福州的客人,隻想同兩位行個方便,兩邊放心,我與此事並無乾涉,並不會耽誤兩位談事,我一來看個熱鬨,二來也好把這航道給讓出來。”

王文龍有些詫異怎麼會出來這樣一個人物,不過這倒是解決問題,點點頭問對麵:“楊海主以為如何?”

那姓楊的富商思索一番,也點頭衝沈珫抱了抱拳。

沈珫讓艄公靠岸,沈宜修躲進內室,悄悄掀開門簾一角看著外頭。

走得近了沈珫才看清王文龍麵貌:就見他身量頗高,麵白無須,劍眉星目,扇骨般的胸闊腰細,穿著一領儒衫。

王文龍見放下跳板便灑脫的三兩步走上船來,看著他拔步挺胸的樣子,沈珫忍不住在心裡喝了個彩:真個瀟灑書生!

而在門簾之後偷看的沈宜修第一次見到王文龍也是愣了一下。

王文龍完全不是她原本想象之中孱弱的書生模樣,人高馬大、麵容清秀,比戲台上的小生還有派頭。

王文龍上船之後便和沈珫笑道:“有勞先生提供場地,敢問先生名姓?”

他笑容親切,言語利落,沈宜修臉突然就紅了,連忙放下簾子。

沈珫隻是為了近距離觀察王文龍人物,麵對王文龍問題含糊說道:“蘇州富家,姓沈。”

蘇州姓沈的人多了,王文龍沒察覺出什麼不對,隻是道了兩句謝。

不一會兒那富商也上了船,還帶上兩個侍衛,王文龍指著富商對沈珫介紹:“這位乃是晉江的大海主楊天生。”

楊天生和沈珫拱手,沈珫便邀請兩人進艙裡坐下談話,兩人的談話也沒避諱啥。

楊天生坐下就問道:“建陽公說能解決流民問題?”

王文龍笑著點頭:“倒是想出了個法子?”

了解過台灣開發史的人不少都聽過楊天生的名字,這位在原曆史中也是“十八芝”一員,是和顏思齊、鄭芝龍等合作開發台灣的十八路海主之一。

王文龍唯一沒想到的是楊天生居然在此時就已然聲名赫赫,楊天生是晉江海主的代表,早就開始進行遠洋貿易,他和莆田洪升、海澄陳衷紀、同安林福等後來的“十八芝”成員現在都已經是有十幾條船以上的大海主了。

他們都需要從福建出口貨物到西洋和RB掙錢,今年福建老家的糧荒使得福建道路不平靜,甚至威脅福建手工業生產,直接影響了這些海主的生意。

楊天生是海主們推舉出來的領袖,聽王文龍說的信誓旦旦,他忙問:“可是能夠弄來糧食?”

楊天生之所以會來,是因為他們這些海主真是沒有解決此問題的辦法。

運糧根本是無稽之談。

其實仔細了解過就會知道大航海時代的糧食貿易沒有那麼簡單。

糧食的單價低,如果沒有專門疏通過進出口糧食的渠道,就簡單的把糧食送到某個港口集中,再通過海運千裡迢迢的運回大明,很可能路上消耗的運費比糧價本身還貴。

曆史上明清兩朝的朝廷也都有各種政策,鼓勵商人運糧食到中國解決災荒問題,但實際根本不可行。

看看數字就知道。

清初福建每年糧食進口數額才兩千三百石,過了百多年,一方麵清廷針對糧食出台各種稅收減免支持,英國荷蘭殖民者也針對糧食出口開發了印度,南洋,暹羅等出口糧食生產基地和相應的港口設施,直到清末進入福建的進口糧食數額才漸漸增長到十二萬石。

而即使是十二萬石的進口數額也就能養活五六萬人,現在福建至少三百萬的人口,這點糧食連所需的5%都到不了,而荒年所帶來的糧食減產,動輒就是兩三成,進口糧食隻能說是有所小補。

更何況十二萬石已經是清末的數字,相對應清末福建人口早就上了千萬。

直到清末福建百姓吃的大多數糧食還得靠自己種出來,在晚明時期靠進口糧食解決糧荒更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