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無能為力(1 / 1)

事情發展到這裡已經出現民變苗頭,湖廣的官員也害怕起來。

巡按禦史王立賢前往調查,然後發現那群興國盜墓賊挖的根本不是李林甫妻子的楊氏墓,而是南宋抗蒙名將呂文德之妻的墓葬。

呂文德是安徽人,在南宋末年帶領家鄉樵夫、炭農組成的“黑炭團”抗擊蒙古,曾指揮保衛襄陽,參與增援釣魚城打退蒙哥,因為晚年死守襄陽,親族多遷來湖北。

合著打從根上挖的那就是忠臣老婆的墓,王立賢因此請求停止古墓挖掘。

但是這時陳奉手下的稅官早已經攔不住。

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不是靠挖墳,而是以此敲詐百姓,威脅百姓不賄賂他們就把他們祖墳給刨了。

這可太招人恨了,終於在武昌漢陽鬨出民變。

當地市民萬餘人衝進陳奉的官署,用石頭瓦片攻擊陳奉,連陳奉自己都受傷,要不是當地官員前來救護,這廝肯定被人打死。

陳奉氣焰囂張,事後對百姓展開報複。

他先指揮兵士用火箭射向百姓的民宅,誘使百姓再次湧向他的住所攻擊,而陳鳳早已經在宅中埋下上千名甲士,以此為借口就對百姓展開屠殺。

一千多名士兵和上萬百姓的對抗,流賊攻城時都不一定能有這樣的戰鬥規模。

巡撫支可大都看傻了,他這才發現陳奉就是個瘋子,偏偏陳奉背後有萬曆保護,他根本沒有辦法對抗,於是支可大直接向陳奉投降,再不敢管他的事。

陳奉殺人之後將剁碎的百姓屍體扔滿大街恐嚇市民,百姓的瘋狂反抗和陳奉的瘋狂鎮壓幾乎將漢陽變成戰場。

分巡僉事馮應京抓走陳奉的爪牙,陳奉直接在賜給馮應京的食物裡放入釘子想把他弄死,被馮應京當麵揭穿。

同時陳奉的下屬太監李道在湖口收稅,命令隔水的江西南康知府吳寶秀幫他攔截攔下的船隻,吳寶秀不從,於是也被李道彈劾“阻撓稅務”,萬曆下令將吳寶秀逮捕。

吳寶秀此去九死一生,不願帶妻子陳氏同去,妻子陳氏清點家中所有財產以及自己的首飾給吳寶秀當做路費。

在吳寶秀被押解當天南康縣百姓群情憤慨,幾乎再次釀成暴亂,妻子陳氏在家中懸梁自儘,天下震動。

事情鬨到如此地步,從官員到百姓,所有階層全部被得罪。

閣老沈一貫這個老滑頭都行動起來,上疏請求萬曆起碼把事件中被捕官員交給巡撫和巡案審理,彆送到錦衣衛去關黑牢。

浙黨的方從哲等人也全部跟上,但上疏還是全部被萬曆打回。

漢陽大戰後陳奉把馮應京等湖北一眾不聽他命令的官員告了,萬曆下場,直接將這些官員全部削職為民。

王文龍說的沒錯,全國官員對此事的上書已經有一百多份,許多人寫了長長的文章,萬曆根本不看。

這貨擺明了要替稅官站台,這種情況下徐學聚再是上疏也沒用,不如專心在福建管好糧荒的事情,起碼還能救濟一方百姓。

王文龍同樣無奈,好在他知道事情此時已經發生轉機。

皇太後已經聽說陳氏自殺之事,將會親自去勸皇帝,萬曆會下令將吳寶秀釋放。

但吳寶秀已經在牢獄之中受了重傷,回鄉不到一年就病死,太監震懾地方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事情已經結束,剩下的隻是朝堂之上的爭論,除了稅官太監沒有人會滿意。

徐興公歎了一陣氣,“讀書吧,書還是好的。”

王文龍默然。

兩人俱覺無能為力,不約而同想要轉換話題。

又看了一會兒徐興公放下王文龍新寫的《歐體楷書九十二法》,評價說道:

“編的真是不錯,當為天下學書者之入門。”

不過他也提出意見,“若是在書籍後麵附上歐陽詢的原作就更好。”

“賢弟可有樣書,我當購買一份。”他還是不信任油印書籍的質量,想要從王文龍這裡買一份質量好的原版。

王文龍心裡撇撇嘴。

徐興公這貨完全就是藏書家思維,不惜工本也要把書籍做到最好,在他看來這本字帖後麵附上歐陽詢的原作就儘善儘美,卻完全不考慮成本和銷售。

他所寫的範字隻需要刻工照著蠟板將字體描個大概就行,細節到不到位都沒有關係,但如果要附上歐陽詢原作的印刷本,那就必須要找能夠模仿出歐陽詢筆法氣韻的刻工,成本不知要高多少倍。

王文龍委婉建議道:“我以為書籍不過商品,恰如其分就是最好,不必追求儘善儘美。”

後世記載徐興公成為福建第一大藏書家,但也因為嗜書成癖,大量購書,將家庭弄到“家食彌艱,不得不糊口於四方”的地步。

彆看徐興公現在有錢,但是原本曆史中他年老之後還要靠接受好友的接濟、幫人寫墓誌銘維生。

這種情況下,徐興公還在買書,甚至把買藥的錢拿去買詩集。

徐興公聽見王文龍的勸說,卻翻著書本搖頭。

“書籍本就是儘善儘美之物,餘平生最大的樂趣就是讀書,若無好書,就是有好飯好衣人生又有何趣味?”

王文龍默然,他發現徐興公很明白自己在乾什麼,同時這貨和自己的腦回路完全不同,根本勸不動。

徐興公並不是守書奴,他信奉“傳布為藏”的理念,歡迎任何人到他家來借書看,每每有人上門借書,他總是端出茶水以禮相待,如果一本書一看幾天他兩兄弟還要招待對方衣食,毫無怨言,並且熱心和對方分享讀書心得,許多貧寒無從致書以觀的讀書人因此受益。

徐興公死前家中藏書五萬卷,他隻要願意賣書,哪裡可能受窮?

這位的誌向就是建一個私人公益圖書館,這屬於高尚的精神追求,外人攔也攔不住。

兩人談話之時,外間走進來一個工匠對王文龍道:“有金陵客人來訪。”

王文龍點點頭讓人進來。

不一會兒就見到一個年輕客商笑眯眯走入。

“在下乃是金陵萬卷樓的魏少傑,特來拜訪王老爺。”

一聽到這名字王文龍就重視起來。

萬卷樓是南京有名的書坊,書刻金陵派的代表,刊刻過許多大部頭,代表作是萬曆十九年刻出的《新刻校正古本大字音釋三國誌通俗演義》。

這書流傳到後世非常有名,不單點校清晰,更重要的是書中的每節一張繡像。

萬卷樓書籍的刻板手法是標準的建安版畫,陰陽線條結合、刀刻雄渾厚重,每一副繡像都可稱藝術品。

能印出這樣水準的圖書,就是刻坊實力的最佳證明。

魏少傑坐下就笑道:“我剛到福州就聽說王老爺又有新作,特來購稿。”

王文龍寫完《歐體楷書九十二法》之後就放出消息尋找合作,卻沒想到這才不過幾天就有人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