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油印法(1 / 1)

瓜菜代隻試著推行幾天就在百姓之間引起種種猜忌。

王文龍也想不到這年代百姓對於新種植方式以及新作物的抵觸情緒會這麼強,繼續這樣推廣下去瓜菜代肯定無法完成。

仔細向陳經綸了解他在福州傳播紅薯的過程後王文龍也發現這年代的百姓對於新作物的接受程度實在是太低了。

陳經綸自述,哪怕他在福州成功指導百姓種出紅薯而且獲得金學曾嘉獎,但是第二年繼續種植紅薯的地方也就僅限於他指導過的那幾個村子而已,隻隔了一條村隔壁村的百姓就不敢引種。

王文龍:“本地百姓想要自發的去種植新作物實在太難,也隻有用宗教方法才能夠打破他們的成見。”

聽著王文龍的話,鄧誌謨眼前發亮。

“難為你怎麼想出這樣的辦法來?”

王文龍笑而不語,其實這方法也是他從後世的經驗總結而來。

後世在閩南一帶為了紀念陳振龍從海外引進紅薯的事跡,建了許多仙薯廟,廟中供奉的“地瓜公”就是帶回紅薯的陳振龍或者推廣紅薯種植的金學曾,甚至陳經綸也有陪祀的神像。

這些仙薯廟有些是民間自發建起來,但是官方也很快跟進,清代就明確記載有福建官員向仙薯廟供奉祭品或主持祭祀。

那些福建官員不太可能相信地瓜公的存在,但是知道隻要給仙薯廟賦予神性,當地百姓對於這種作物的信心就會大增。

也就是在清代朝廷鼓勵仙薯祭祀的年代,紅薯種植也飛快在福建推廣開來,可見這種方法是相當有效果的。

而且鄧誌謨作為江西人,對於閩南百姓拜野神的熱情還不夠了解,但經曆過後世閩南文化的王文龍可是印象深刻,他相信自己這一套瓜菜代神仙一經推出,肯定能在泉州起到極大的推廣效果。

“這些書稿一部分將作為神仙宣傳的稿子,另一部分則發到各地的農官手中,指導百姓種植各種瓜菜代的蔬果。”

“想的的確周到。”

鄧誌謨對於王文龍的辦法讚賞連連。

但一旁的王金貴接過書稿來看了一陣,卻是委婉的指出難點:

“辦法是好,但是不知藩台大人讓多少刻字工來做這事,又能給多少工期?”

王文龍點頭說道:“必須加班加點,頂多五天之內就要出第一批書稿,否則就來不及了。”

現在徐學聚已經將所有種子調配到位,甘蔗、冬瓜、蘿卜的種植本來在當地就有些規模,種子倒好解決,馬鈴薯的種植徐學聚有些猶豫,但是王文龍卻可以打包票。

福建的氣溫比雲貴要暖和,本來就是馬鈴薯的南方冬種區,在王文龍前世福建的馬鈴薯就是陽曆十月末到十一月才開始種,第二年過年前後收獲的。

現在在泉州種下馬鈴薯還能趕上收獲季節,隻不過所剩時間也不多,頂多還有十幾天的緩衝期。

聽到王文龍要的如此著急,王金貴和鄧誌謨都是目瞪口呆。

“這哪裡辦得到?”王金貴直白的說。

王文龍拿出來的這一大疊書稿少說有上萬字,而這年代的刻字工匠平均每天也就刻二百多個字,而且王文龍的刻板還需要包括大量精美的圖畫。

就這樣一部書,哪怕是調動整個泉州的刻字匠至少也要花上半個月時間才能把這書稿的刻板打出來,這還不包括編輯校閱的時間。

看見伯父露出為難的表情王文龍笑道:“我今日叫你們兩位前來就是為了這事。”

他帶著兩人一起走進作坊,王金貴和鄧誌謨進到作坊之時沒有仔細查看,等走到近前才發現這個刻字作坊雖然也在翻刻書籍,但是卻與他們熟悉的木板刻字作坊有挺大差距。

剛走到近前,就聞到一股濃重的鬆油味道,而那些在刻板麵前忙碌的工人也不是按照兩人熟悉的方式將紙蒙在木刻板上翻印,而是站在一台可以翻開的機器前。

兩人隻見一個工人手腳飛快的將那如同匣子一般的機器翻開,在合頁下麵放上一張乾淨的白紙,之後又將機器的上半頁合上。

上半頁的合頁上放著一張已經被染黑的紙,工人用一隻麂皮滾筒到旁邊的油墨池中沾起適量的黏糊油墨對著那黑乎乎的紙一滾,再將多餘的油墨掃去,打開合頁,原本的一張白紙就已經印滿了圖案和文字。

王金貴和鄧誌謨都瞪大了眼睛,“這是什麼印刷方法?”

眼前這玩意兒就是王文龍前世電腦打印普及之前各單位和中小學校都有的蠟紙油墨印刷機。

這東西的組裝極其方便,原理簡單,前世王文龍小時候因為父母工作調動,所以有一段時間在鄉鎮的小學讀書,當時學校裡還有一台這樣的機器,王文龍還幫老師用這東西印過考卷,對這個東西記憶猶新。

蠟紙油印機原理非常簡單,隻要有基本的手工能力自己都可以做。

這種印刷法隻需用一張刻好的蠟紙作為模板,刻字工先拿一張鐵板墊在蠟紙下麵,然後用鐵筆在蠟紙上刻下字跡。

蠟紙被鐵筆刻過的地方蠟被推開,隻剩下稀疏的紙纖維,纖維間可以透過油墨,而沒有被刻過的地方,因為有蠟的保護,所以油墨透不下去。

使用刻好的蠟紙作為印刷模板,將普通的白紙墊在下麵,沾滿油墨在蠟紙上一刷再揭開,一張印刷成品就完工了。

這玩意兒的印刷質量相當次,但是比起這年代原始的活字印刷效果還是好了不少。

製造的難點就是油墨和蠟紙。

這年代中國的印刷術基本上都是使用水溶性的墨汁,塗到紙張之上就會滲透,隻能用於凸版印刷,根本無法進行蠟紙印。

好在最經典的古騰堡油墨配方在許多書籍中都有記載,王文龍在腦海中稍加回憶就找到了相應配方,並且很快試製成功。

至於蠟紙卻是意外麻煩。

王文龍起先是找來這年代的蠟紙試用,結果卻發現根本刻不穿,一番研究他才發現問題所在。

原來這年代的輕工業中油蠟不分,此時蠟燭店裡的紅油大蠟叫做蠟但裡麵加了相當多的油脂成分,這樣的蠟燭才方便燃燒。

同理,這年代的蠟紙也是用油蠟製成,在浸蠟的過程中其實也被油浸透了,導致蠟紙防水性相當好,甚至劃破蠟層後也完全不滲水。

弄清楚這一點之後王文龍隻能讓人去買來純淨的蜂蠟自己試製蠟紙。

但哪怕用上純蜂蠟最開始時他製作出的蠟紙防水性依舊太好。

王文龍進一步改進。

他用更纖維稀疏的紙張,之後又試驗在紙箱上塗抹明礬白灰等等隔離劑,攻關了兩天時間,這才終於研究出合格的蠟紙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