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貴女十九(1 / 1)

此時的室外溫度快達到了零下一百度了, 收集物資的小隊也是輪換來的,不敢在外麵停留多久,如果有風,那就根本不出門。

外麵一片灰蒙蒙白茫茫, 一切都凍住了, 不見絲毫活物。

還有地理愛好者給孩子們科普, “我們這裡已經比南極還冷了,不, 是比以前的南極還冷, 現在南極多少度也不知道。”

有孩子問道,“南極有動物嗎?”

“有啊,有企鵝, 海豹, 狼,還有不少彆的動物呢。”

“那我們這裡也這麼冷了, 企鵝會過來嗎?”

大人們聽到了都會笑, 轉頭卻隻能歎氣。

南極是唯一一塊沒有人類定居的大陸,隻有科考隊,而現在人類被迫集體在南極環境求生, 可想而知有多艱難。

終於過年了,大過年的,菜肴自然更加豐富,酒也有, 平時的酒隻供應外出巡邏的人用,沒辦法,太冷了,喝一口酒暖一下腸胃也好。

再是擔心親人, 心裡難過傷心,年夜飯也得笑著吃,大家熱熱鬨鬨地說著祝酒詞,祈願來年一切順遂。

這時候一隻開著的無線電發出滋滋聲,有個孩子聽見了,“媽媽媽媽,收音機有聲音了!”

小孩清脆的聲音頓時讓大廳裡的人都噤聲了,大家不約而同看過去。

一直鼓搗無線電的是周小軍,他現在就竄了過去,小心調試,終於,裡麵傳來了人們期盼已久的人聲,“……這裡是國家廣播電台,請能收聽到的居民主意,以下是各地緊急庇護所地址,居民們可就近去庇護所尋求幫助,某某市庇護所在某地和某地……”

接著就是一連串的庇護所地址。

大家全都不敢出聲,認真傾聽自己所在地方的庇護所。

寧貞的助理賀哲在奮筆疾書,要記下來。

從庇護所就能看出很多問題。

一輪念完,開始進行第一輪,這個廣播一直在重複。

大家都沒出聲,一連聽了好幾遍,這才舒緩過來。

飯還沒吃完,先吃飯!

收音機就這麼讓它播報著。

知道外麵有幸存者,知道國家還在,大家壓抑了這麼久的心情終於好了很多。

不過現在就趕緊吃飯,吃了飯還要討論呢。

待吃了飯,管理層坐在一起開始討論,先是看全國有多少庇護所,聽的時候感覺好像不少,現在拿在手裡再看,不禁惻然。

國家這麼大,省就有十多個,市有六百多個,就是一個是市設一個庇護點,也得有六百多個庇護點。

但現在滿打滿算也才百多個庇護點,有些城市有兩到個庇護點。

這樣算下來,死了多少人?根本不敢想象。

也有可能有的城市庇護點還沒報上去,既然有國家設立的庇護點,那肯定還有類似寧貞這裡的民間門小庇護點,多點希望總是好的。

梧桐市也有一個庇護點,距離農莊有些遠,如果道路通暢,開車也要一個多小時。

現在大家就是在討論要不要去庇護點。

寧貞是不想去的,庇護所不可能比農莊的條件好,最多保證人們凍不死餓不死,但這裡很多人都在擔心家人親友,就是不願去庇護所居住,肯定也想去打聽消息。

寧貞擔心的是有人要搬去庇護所,然後泄露農莊的信息。

她把白燕妮和夏默還有助理賀哲等人找來,問他們的想法,白燕妮很堅決,“我不去,想也知道那裡條件肯定不怎麼樣,在這兒住的好好地,跑去那裡受罪,我可不願意!”

夏默道,“我兒子那麼點大,在這裡啥都有,到了那兒我怕孩子挺不下來,我父母年級也大了,我們也不會走。”

護衛隊副隊長朱建國更乾脆,“隻見過從條件不好的地方往好的地方搬,沒見過反過來的,我家也不會走。”

寧貞道,“可能庇護所條件不錯呢?”

賀哲就道,“不可能比這裡好的,或者說有比這裡好的,但我們去了也不可能讓我們享受到好的條件,肯定也得乾活,我們在這裡乾活是為了大家都生活的好,到了那裡就怕隻能換勉強填飽肚子的食物,寧總,大家都不傻,我們也不會去的。”

小馬卻道,“不是我潑冷水,目前看我們這裡條件肯定比庇護所好,但是我們的物資是固定的,雖然也有搜索到的物資,總歸是用一點少一點,而既然國家成立了庇護所,那就有物資撥過去,長遠看,肯定是庇護所比這裡要好。”

其他人若有所思。

寧貞點頭,“馬哥顧慮的很是,我可以告訴大家,就我們這些人,農莊的物資用個五年是可以的,我也不能擔保用一輩子。”

這還是往小了說的,如果節省著用,加上搜索到的物資,用個五六年都可以,她可是把自己賺到的錢都投進去了。

寧貞繼續,“庇護所具體的情況我們並不知道,如果條件確實可以,那搬過去勢在必行,如果條件很糟糕,那我們也能緩一緩,總之還是要去看一下,可能會有誰的親朋也在那裡,知道了消息心裡也安定。退一步說,如果庇護所條件真的很差,那大家留下來心裡也更舒坦一些。”

凝聚力和對農莊的忠誠度也會更高。

這個大家都同意,於是就要挑選去庇護所探查消息的人。

還得收集大家想要打聽的人的信息和照片,哪怕不抱希望,萬一呢。

老人們都不想走,他們明白,集體生活有多難受,特彆是在如今的環境下,生存和活著才是最重要的,至於舒適,那就不在考慮範圍內。

可是在農莊裡,大家的生活是舒適的,寒冷是沒辦法,但所有人都能吃飽穿暖,晚上也能伸直了手腳睡覺,一屋子最多也就四五個人。

到了庇護所,上下鋪的架子床一個屋裡擺上幾百張都不算多。

那幾百上千人住在一個大環境裡,可想而知空氣味道什麼的能有多糟糕,根本不要提隱私了,想都彆想。

而且去了庇護所你就能高枕無憂了,你就能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了?絕對不可能嘛,還是要勞動,要工作的,國家也不會白白養著你啊!

去庇護所的人並不多,一共六個,依舊是踩著輪車,一共輛車。

夏默也要去,朱建國留下,小馬也去,寧貞吩咐道,“彆帶回來尾巴。”

如今這世道,怎麼防範都不為過,農莊現在可是一塊大肥肉。

夏默點頭,“您放心!”

農莊這裡有他的妻兒老小,怎麼會粗疏大意讓人尾隨。

大家目送著這些人離開農莊。

天氣依舊那麼冷,加上有風,更是讓人冷的受不了,六個人輪流騎車,原本活動了就不會那麼冷,但是現在不是這樣的,因為有風,騎車的人也暖和不起來。

要不是他們身上貼著不少暖寶寶,衣服穿的也多,那心窩都是冷的。

周小軍道,“夏哥,怎麼走了老半天了一個人都沒看到?”

隻能說明什麼?隻能說明活下來的人不多。

這裡雖然不是什麼一線大城市,但把鄉下人口包含進去,也有個一千多萬人口,現在活下來多少?

等進了城,感覺更淒涼難受了。

以往熙熙攘攘熱熱鬨鬨的地方,現在隻剩下無聲矗立的建築,這些建築千瘡百孔,被冰雪覆蓋,玻璃碎了,門沒了,透過門洞,能看到裡麵一片狼藉。

路上橫七豎八都是車子,有些車子裡還有屍體,這些也都靜靜凝固在冰雪中。

大家越發沉默。

庇護所在城市南邊,大家繼續前進,等靠近了庇護所,也見到了同路的人,人人裹的像球,基本都是步行,也有推自行車的。

見到了人,大家也沒上去攀談,太冷了,而且一靠近,人人警惕,那就還是各顧各吧。

終於到了庇護所,終於見到了很多人,大家精神都是一振。

留在農莊的人依舊是收集物資,過自己的日子。

就是有小孩的人家嘀咕,這都開學了,孩子沒學上了,以後不成文盲了。

有個姓張的老人是退休教師,她道,“要不,我來教孩子們念書?”

隻是沒課本,隻能自己摸索了。

沒想到寧貞拿出了課本,原主從小到大的課本寧母都放的好好的,寧貞給擱到了這裡,現在找出來就行,反正也沒幾個孩子。

於是教室都收拾了起來。

有了讀書聲,大人們乾活都覺得有勁。

隻是夏默一行一直沒回來,他們的家人十分擔心,卻也沒彆的辦法,隻能等待。

過了半個月,這些人終於回來了,人人都瘦了一圈,看起來乾乾巴巴。

眾人急忙把人迎進來,問東問西。

夏默道,“讓我們先吃頓飽飯吧!”

對對對,那也容易,開火做飯,凍的家禽還不少,隨便拿來就能煮。

六個大男人守著一大盆紅燒雞吃的唏哩呼嚕,最後吃得精光。

老於道,“我的天,這裡可有五隻雞呢,還有配菜,這是餓得太狠了。”

吃完了飯,管理層開會。

夏默彙報庇護所情況,“……人,有大約七八萬……”

單一個庇護所來講,人數不少了,但如果這個城市隻活了這七八萬人,那也是夠淒慘的。

“……多是青壯,孩子和老人很少……幾乎沒看到全家一個不缺的,安置在學校體育館醫院還有附近小區等這些地方,每人每天的食物是定量的,都得乾活,加固維修住處,搜尋物資,什麼都要乾……衣服被褥什麼的倒是不缺,燃料和食物還是很緊張。”

“天氣太冷,氣溫太低,很多活根本不好乾,聽說也有救援物資,我們沒看到,感覺很亂……大家的心情情緒都很糟,爭搶吵架時有發生。”

夏默說的比較客觀,也有人補充,“彆以為人人都這樣,也有過得好的,學校旁邊是個彆墅區,那些當官的,包括家眷都住在那裡,聽說牆壁屋頂還用了防寒材料,我還看見有人家養了狗,那畜生隔著玻璃門衝著災民狂吠,身上還穿著皮毛襖子!”

寧貞,“……”那我家也養了兩隻貓,是不是也招人恨啊?

其實寧家這兩隻貓在這裡屬於團寵,孩子們喜歡,大人也喜歡。

寧貞既然給人都囤了那麼多東西,兩隻貓的貓糧罐頭自然也不少。

貓的性格和狗也不一樣,狗喜歡招人,貓是最好你們都彆來煩我,兩隻還是大家很好的生活調劑,摸著它們柔軟的皮毛,看著它們團在一起睡覺,就覺得這日子應該也是有希望的吧。

那人也注意到了,就笑道,“寧總,我說的可不是團團和豆豆,它們不招人恨,也沒吃我們的食物……嗨,我都不知道咋說。”

夏默就道,“人家掌握著權利,上頭給的救濟他們甚至可以用來養寵物,都不願意讓民眾多吃一口飯!”

就是這意思。

寧貞家兩隻貓吃喝的都是主人給備好的,住在農莊裡的人現在也都是寧貞養著,寧貞也從未區分六九等,大家一樣吃喝工作休息,勁兒是往一處使的。

小馬也苦笑道,“感覺大家在那裡就是在苟活,沒有什麼希望,亂的很,東西一不注意就被偷了,抓了也是不認的,有了吃的不馬上塞嘴裡,等下就不是你的了。庇護所不是現在才成立,一開始就有的,現在人們聽了廣播又從四麵八方趕過去,人倒是多了,可看著是更亂了。”

夏默還拍到了庇護所不少的照片。

手機現在不能聯絡,拍照還是可以的,隻要手機沒壞。

寧貞這裡有發電機,太陽能和柴油都有,還有不少太陽能燈。

太陽能板也在檢查修複,大規模用電辦不到,照明,充電也還能支持。

照片裡庇護所確實亂糟糟的,就是災民們也是灰頭土臉神情陰鬱,吃的也簡單,基本都是乾糧,熱湯熱水的很少。

照片被傳閱,大家都很慶幸,還是農莊好,這裡不愁吃喝,也有希望。

夏默還道,“城裡有很多……遺體,都無法處理。”

火化做不到,挖坑也做不到,這些根本就處理不了。

就像附近村子裡一樣,大家不是不想幫忙,而是辦不到。

然後就是尋人的消息,這個很抱歉,一個都沒找到,大家也隻能歎息,一開始就知道希望渺茫。

寧貞道,“你們離開庇護所,沒人阻攔嗎?”

夏默道,“有些人也離開了,實在受不了庇護所的鳥氣,說是寧肯死在外頭,這也攔不住啊。”

人多,管理層又貪得無厭,那矛盾勢必產生,有能力的人就會拔腿跑路。

周小軍道,“不過像我們這樣青壯走的並不多,我們也被那邊招攬過,要我們加入護衛隊。”

夏默冷笑,“就是當管理層的狗腿子,幫著壓榨百姓,過來的人多多少少都帶了點物資,就要讓他們都交出來,美其名曰統一分配,實際上管理層過的可滋潤了,一幫王八蛋。”

了解了庇護所,農莊裡所有人都打消了搬過去的念頭,開玩笑,跑過去被剝削壓榨嗎?

寧貞道,“我覺得像我們這樣的地方應該也有,而那個庇護所,管理層這樣搞,怕是會被反噬。”

隻有實在走投無路的人才會選擇去庇護所,隻要手裡有物資,能活下去,一般都不會過去,還是那句話,大家都不傻。

而梧桐市庇護所管理的人都是糊塗蛋,現在那些災民還有什麼是不能失去的?

在這裡,哪怕所有物資都是寧貞買的,地方也是她的,可她要也是這麼乾,她一早就被人給掀下來了。

為什麼大家不喜歡章群?因為章群奪權了就會這麼六九等的區分大家,到時候婦女孩子和老人就成了底層。

現在農莊這裡基本還是和以前一樣,大家都願意付出勞動,維護秩序和平靜的生活。

夏默苦笑了一下,“是有這個可能,裡麵已經有了很多派係,不少人拉攏我們呢。”

夏默幾個都是青壯,不管是乾活還是打架,都是杠杠的。

也是見著庇護所不像樣,大家一合計,跑吧,回來過安生日子。

他們連輪車都沒要,也要不到了,都被征收了。

得了,農莊裡的人也不想著什麼庇護所了,自己安安生生過日子吧。

附近的物資還是要收集,農莊的安保也要加固,如今安裝籬笆什麼的就彆想了,冰牆就不錯,熱水拿出來一會兒就能凍住,慢慢折騰個冰牆也不費多少工夫。

庇護所裡,災民們十分憤怒,補給有人見著了,聽說是拿著雪橇拖來的,但是上麵的人全扣在手裡,根本不管他們的死活!

看著一潭死水的庇護所,實則暗潮洶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