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妮現在也是富婆一枚了, 她有錢了就買房,還是彆墅,或是大城市最好地段的房子,房子讓她有安全感。
她現在不想交男朋友了, 但宣律卻對她不離不棄。
白燕妮不像寧貞, 寧貞賺了錢也低調, 她就不愛發朋友圈,白燕妮不是, 她朋友圈發的滿天飛。
她對寧貞道, “我就是要讓艾思她們看看,氣死她們,羨慕嫉妒死她們!”
寧貞, “……這些同學到底怎麼你了?”
白燕妮冷笑, “也就是四處散播我是出來賣的,不檢點, 不是個好女孩, 他媽的,我一沒搶她們的男朋友,我也看不上, 二沒問她們借過錢,基本和她們毫無瓜葛,她們卻一直說我壞話,心臟得很!”
寧貞也笑了, “嫉妒你吧,嫉妒使人麵目全非,自己交不到優質男朋友,過不上期望的生活, 而你卻辦到了,怎麼能高興的起來。”
白燕妮道,“對呀,所以她們抱團可勁潑我臟水,不過好笑的是,現在她們可諂媚了,看看她們怎麼恭維我的,我得截屏保留下來!”
寧貞道,“也好理解啊,現在你已經到了他們完全夠不到的高度,那不能辱罵隻能仰望了。”
慕強心理,哪怕是一隻雞,賣出了天價,那就是傳奇。
今年過年寧父寧母把親戚都叫到了農莊,兩方麵親戚聚在一起。
現在寧貞成了小輩的榜樣,老一輩眼裡最出息的孩子。
寧父寧母更是笑的合不攏嘴。
這是寧貞在這個世界過得第三個新年,她已經完全適應新生活,新環境,而且非常喜歡這裡。
年夜飯吃的熱熱鬨鬨,吃完了想留下也行,想回去也行,農莊有代駕。
大家基本都選擇住下,這裡條件可太好了。
然後長輩們也聊起今年比往年冷,溫度低不說,冷的時間也長。
寧父就道,“這裡暖和,就是不開空調,也有火牆火炕,可暖和了!”
然後話題又變了。
過完年一切照舊,工作繼續,農莊也開著,囤貨也不能停。
寧貞已經向工具發展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工具,一旦有意外就靠雙手能乾什麼呀,砍柴都不行。
對於古風建築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感冒,寧貞很願意接受新事物,她發現有些旅遊景點用3D打印的民宿攬客,於是也去了解這個項目。
然後她預定了幾套這種房子,價格也不貴,二十來萬一套。
一邊忙,寧貞也依舊關注新聞,然後就看到說過幾個月會有彗星經過地球。
網上在熱烈討論彗星,有人還問到時候有沒有流星,要許願啊。
寧貞眉頭深鎖,彗星不就是掃把星麼,掃把星出現天下要亂啊!
不行,還得多囤點東西!
今年夏天很熱,這是所有人的共識,熱的人隻想待在空調房,一步都不想出門。
新聞裡高溫警告都出了好幾遍,然後有的地方還乾旱了。
農莊的生意自然也受影響,畢竟太熱了,誰願意出門。
好容易熬過酷暑,大家都鬆了口氣,氣溫就斷崖式下跌,大家都在嘀咕,寧貞加大了囤貨力度。
現在蓋房太顯眼,而且時間也長,直接上集裝箱房,借口也是增添新的房型。
她的農莊遠離村民住的地方,路也是單獨通大路,因此進進出出的不顯眼。
村乾部告訴過村民,這裡是個大老板承包了,若是惹了大老板不高興,人家走了,以後找不到那麼慷慨的大老板。
農莊裡的一些活都是讓附近村民乾的,這也是給大家增加收入。
附近村民其實都希望農莊能好好經營下去,自然不會過來搗亂。
氣候變化是很大,但還沒大到影響生活的地步,如今畢竟不是小農經濟。
寧貞提醒白燕妮,讓她也適當備一些物資,不提囤貨,就說,“一旦人家哄搶,你家裡什麼都沒有,那你不得餓肚子?備一些放心。”
白燕妮倒也居安思危,也就買了一些吃喝放家裡,這個數量在寧貞看來和沒有差不離。
白燕妮道,“很多了,我一個人吃,差不多得吃半年!”
寧貞毫不客氣,“吃不到,你省吃儉用也不過兩個月就吃光了。”
白燕妮根本沒往心裡去。
那寧貞也沒辦法,反正就她的觸覺,是覺得這世道不大對的。
老天爺發了怒,人啊,就和螻蟻差不多。
古禮還在拍攝,熱度當然比不上一開始,但現在也是個大品牌,賺的也很可觀。
寧貞把錢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物資,另一部分是貴重金屬寶石黃金之類。
這裡的錢,包括紙幣和銀行賬戶上的數字,她總覺得不穩當,她是個古人,還是更喜歡實物,不管是物資還是貴重物品,那才是不會貶值的。
今年這天氣邪乎,夏天熱的離譜,秋天像冬天,到了冬天更是冷的可以,網上和平的時候都是謠言滿天飛,現在當然更多了。
政府一直在辟謠。
寧貞也能理解,群體性恐慌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後果相當嚴重,哄搶擠兌隻是開始,到後麵殺人放火搶劫,秩序崩潰才更嚴重,沒有哪個執政者希望自己管轄的範圍內出現這種事。
天太冷了,外麵工作已經不現實,好在之前拍的素材多,可以做後期,也能拍室內的鏡頭,工作依舊能開展。
其實這溫度還沒到人類的極限,北極的氣溫最低能達到零下五十多度,那裡幾乎一年到頭都是寒冷的,那也有人類生活在那裡。
隻是習慣了一地的氣溫,突然之間這裡的溫度發生了大的改變,當地的物種,包括人類都會適應不了。
新聞裡播報過,有個熱帶的旅遊國家,有一年冬天氣候比較低,大概也就十度左右,然後就凍死了人。
有人就覺得不可思議,十度啊,不是零下十度,怎麼就凍死了呢?
那是因為人家習慣了一年到頭二十七八度的溫度,突然降溫,毫無準備,貧窮人家就凍死了。
今年這個冬天對這裡的人來講就是從未遇到過的寒冷。
寧貞身處的城市是南北交界處,不算很南,也算不上北方,四季分明,這裡的冬天最低氣溫也就零下七八度,那也很少,一般也就零下四五度的樣子,這麼低的溫度也沒幾天。
但是今年不同了,天氣預報發布了寒流預警,氣溫估計得突破零下十度。
躲在家裡,開著空調取暖器,人也挺舒服的。
但是停電了呢?水管凍住了呢?
現在家裡是空調取暖器不停的,而且被窩裡還有電熱毯。
然後這天晚上寧貞被凍醒了,被窩裡一片冰涼,她發現停電了。
她穿好衣服出來,來到父母的房間,發現他們兩人哆哆嗦嗦抱在一起,居然還沒醒。
寧貞推醒了他們,寧父寧母趕緊僵著手腳穿衣服,裹了一層又一層。
沒有電,什麼取暖器都沒用,自來水也沒了,應該是不知道哪裡的水管凍掉了。
好在天然氣還有,那就趕緊打開煤氣灶,胡亂放點東西進去煮,一家三口躲在廚房圍著灶台取暖。
兩隻貓都凍得受不了,一個勁喵喵叫,寧母寧父一人抱了一隻。
寧母嘴唇還是僵著的,“搞什麼啊,這麼冷半夜還停電,冷死了!”
寧貞道,“爸媽,天亮了我們去農莊吧,這要是繼續停電,家裡是不能住的。”
寧父連連點頭,“對對對,那裡有太陽能,就是沒太陽能,還有柴火,天亮就走!”
天剛蒙蒙亮,寧家一家三口帶著兩隻貓就出發了,寧父汽車都發動了好一會兒,寧母擔心道,“開慢點,小心點。”
寧父道,“知道,我裝了防滑鏈的。”
這麼的,原本一個小時不到的路程,差不多開了三個小時才到,一來是路麵滑,二來也是堵車,出了城才好一些。
趕到農莊,果然有電,加上火牆火炕燒起來,寧母才覺得活過來了。
農莊這裡寧貞也裝修了一個貓房,現在把兩隻貓放進去就行,貓房裝修的和家裡差不多,不到半天兩隻貓就熟悉了,吃了點東西後它們就在一隻貓窩裡團著睡覺,昨晚都沒睡好。
農莊裡沒有客人,客人前幾天都回家了,但有工作人員,他們都很擔心家人。
寧貞道,“想要回家的也可以,不算曠工。”
她並未開口要員工把家人帶來這裡,她總得先顧自己人。
她給白燕妮打電話,問她要不要來農莊,白燕妮道,“我已經在路上了!”
寧貞又問寧父寧母,有沒有親戚要過來,還對寧父道,“你有朋友有什麼難處,也可以過來。”
寧父道,“我打電話問一下啊。”
寧母也去打電話。
寧貞明白,如果情況一直惡化下去,這裡沒有人看守保護,那些東西她也守不住,所以親人和朋友越多越好。
兩個姨媽也說要過來,沒電了,家裡冷的受不住,大人還能忍,小孩子是不行的。
寧父有個朋友也要過來,因為家裡兒媳婦生了孩子才三個月,小孩和小孩媽媽絕對不能受凍。
寧貞也問了她團隊裡的工作人員,要不要過來,有人要過來,有人也不需要。
天氣是很糟糕,好在通訊並未斷絕,寧貞開始大肆采購,現在什麼都要了。
她是直接從工廠下單的,晚一點慢一點沒關係,能送就行。
寧貞看著打完電話過來的寧父,“爸爸,我有一個建議,聽不聽在你。”
寧父道,“你說。”
現在女兒的話他很願意聽的。
寧貞道,“我覺得世道不怎麼好,你手裡的錢換成物資最好,要不然就怕錢成了廢紙。”
寧父就笑,還是覺得女兒杞人憂天,“咱家存款也不多,全是房子,房子不能是廢紙吧?”
寧貞道,“就現在的情況,城裡的房子沒用。”
寧父,“……”
吃過午飯,陸陸續續的人也來了,最先到的是白燕妮,凍的哆哆嗦嗦。
然後是寧父那個朋友,一家五口都來了,小孩和母親裹成了球,但還是不怎麼暖和,進了屋子好一會兒才緩過來。
一個勁謝寧父和寧貞。
寧貞得知孩子爸爸是退役軍人,頓時就活泛了心思。
她找這個叫夏默的男人說話,“我這裡需要安保,你有戰友願意過來嗎?”
夏默道,“需要幾個人,待遇是什麼?”
寧貞道,“待遇,如果要錢,一個月一萬底薪,如果這種天氣一直下去,待遇就是可以把家人都帶過來,限直係親屬,就是父母配偶孩子,再多不行,我這裡包吃住,人麼,你能叫多少?”
夏默沒有開口,好一會兒,“我得問問。”
寧貞道,“好,不過既然你家人也在這裡,那這裡目前的安保,你也不能不管吧?”
夏默就笑了,“我明白。”
那邊,夏父還在和寧父掰扯費用,非要給錢,寧父不肯要,兩人在拉扯。
寧貞道,“夏伯伯,您不用給錢,放心住著,夏大哥已經是我這裡的安保隊長,他的薪水就能抵扣你們住這裡的費用了。”
夏父和寧父,“……”
夏默也過來了,笑道,“是的,爸,你就彆和寧伯伯推來推去了,寧伯伯,要請多關照了!”
兩個父親繼續,“……”
然後陸陸續續的寧家的親戚和一部分工作人員也都來了,農莊裡頓時熱鬨起來。
大家都要給錢,寧貞也就意思意思收了,到手的錢全被她花出去買了物資。
新聞裡開始播報線路搶修,然後低溫還會持續,請大家做好防寒防凍工作。
有人就嘀咕,“沒電,讓我們怎麼防寒防凍,多裹衣服也沒用啊!”
還有人接口,“水都沒了,想燒一口開水都不行!”
也有寧父這些人道,“政府不在搶修嘛,困難是會過去的。”
困難是會過去,但被困難壓倒的人已經沒機會了。
很多上了年紀有基礎病的老人就沒挺過昨天的停電和低溫,太突然了,第二天家裡人醒來,就發現老人沒了。
這些事新聞裡是沒有的,網上和朋友圈有。
願意搬到農莊的人一時半刻也不想搬回去,年輕人想的不多,認為水電恢複了就能回家,父母卻道,“你能保證電以後不停啊?這要是半夜再一停電,凍死了都不知道,先這裡住著,最起碼停電也不怕。”
火炕和火牆也不靠電發動。
也行吧,天氣太冷,學校都提早放假了,有些工廠不能開工也放了,窩屋子裡最舒服。
農莊本就是招待客人的,還有不少娛樂設施和健身設備,閒著也不無聊,喜歡打牌的就湊一起打牌唄。
現階段住在農莊的人都隻是抱怨氣候不好停電停水,沒人覺得會一直這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