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軍人乞丐(1 / 1)

第482章 軍人乞丐

蕭瑀笑道:“聽聞蝶妃娘娘精於算計,今天看來老臣也是受教了!”

“你要學的東西還多呢!”

蕭瑀忙道:“是是是!臣老了!”

蕭瑀又道:“如果阿拉伯人自持有拜占庭合力,不答應怎麼辦?”

李承道笑道:“他們是兩人,朕是一人,一人要齊心多了,兩人總會各有私心,這個好辦!離間他們李靖會做得到!阿拉伯不願意朕也可以聯合拜占庭打阿拉伯。”

“是!臣這就去似一份密旨,請陛下蓋璽。”

蕭瑀轉身要走,才走幾步,一拍額頭回來道:“襄州刺史馮君衡召集襄州名流,欲請陛下賜宴!”

李承道擺擺手:“這個就不必了,朕早就說過,所過之處一律不見地方官員。”

蕭瑀退出,李承道對李小蝶道:“朕此次來到江南,本想好好在襄州看看,但日程過於急促,隻有以後再說了!”

“為什麼是襄州?”李小蝶好奇。

“襄州前刺史王必成是個人才,很懂朕心,將襄州搞得風生水起,馮氏家族精於鋼鐵冶練,現在軍中武器多是采用他們的鋼料,可以說是襄州一塊牌子,在大唐也是少見!”

“現在襄州民間富裕,生活水平高,都是馮氏家族帶起來的!”

李小蝶道:“這與前刺史有什麼關係?”

“朕的冶造局研究技術,並不造產品,他們的技術也是給人用的,隻要朕允許。前刺史力排多家競爭得到技術,又扶持了馮氏,才有今天的襄州!”

李小蝶對經濟不大懂,聽了也懂了一點點。

“陛下的冶造局很神秘,到底還在做些什麼?”

李承道笑道:“這是秘密,你也不能知道!”

李小蝶嘟嘟嘴。

“後天起程,今天不如去看看襄州到底有多富裕!”

李承道想了想道:“好,朕就陪你走走!朕也想看看江南民情!不必帶人,嶽雲一個就夠!”

說走就走,李承道和李不蝶換了平民裝束,還真象一對夫妻,隻是這個當妻的比當老公的確實顯得有點太少。

兩了出了良壁園,出了襄州城,也沒目的,隻奔大路而行。

嶽雲親自駕車,李小蝶將腦袋伏在車窗上,看著人來人往。

通往襄州城的大路人流如鯽,多是商人,及貨物。

路上有點擁擠,虧了嶽雲駕起車來並不熟練,走走停停的。

“是要修路了!”

李承道明白,要想經濟必須修路,但現在的路很不適應發展,大唐必須大量修路,必須能適應百年後的經濟。

這是一個舉世大工程,比建築一座皇宮工程量要大得多。

李小蝶卻想的不一樣,道:“路人匆匆忙忙都在為自己利益忙碌,而我們又在忙什麼呢?”

李承道笑道:“嶽雲!小蝶在問你在忙什麼呢?”

嶽雲回道:“保護主子和小姐就是我的職責!”

“看來隻有我不知道我在忙什麼了?”李承道大笑。

由於路擠,嶽雲逼迫將車停在路邊一塊泥地上,見前麵有個落腳點,即道:“主人!要不要先坐一下!”

兩人下車在前麵一個路邊小茶鋪坐下。

要一碗茶,和水,並沒有彆的東西。

一乞丐見李承道三人氣度不凡,知是有錢人,湧了一個過來,李承道見他瘦骨嶙峋,雙眼呆板,瘸著一條腿,對嶽雲道:“賞!”

嶽雲一出手就是五兩銀子,那乞丐大喜過望,伏地就拜。

遠處的乞丐見他乞討成功,而且發財,都圍了過來。

李小蝶道:“你們為什麼不種地,不經商也可掙口飯吃,要不也可以罵罵當今天子,不做事怎麼有飯吃?”

李小蝶見們其中多有健康的人,心中想不明白為什麼不去做事掙飯吃。

畢竟現在大唐到處在發展手工業,很多事都在找人做,隨處可見招人的牌子。

“大小姐,這話可說不得,天子聖明,是我們不中用不中用了,可不怪天子!”

李小蝶哦了一聲,瞟了一眼李承道,李承道低聲道:“你是想找我的渣?”

但他也有不明白,這些人除了瘸的,也都能做事,這年頭哪裡掙不到飯吃。

嶽雲急忙分錢,分了幾錠銀子。

乞丐們再三叫恩人,正要退開,李小蝶拉住那個瘸腿的,道:“你腿是怎麼瘸的?能說說嗎?”

“彆說了!這腿不怪彆人,你看……”

乞丐擼起褲管,原來他腿早已斷了,下麵綁個圓木代替。

嶽雲一看,即道:“這是給砸斷的!”

“這位公子好眼光,這是給突厥人砸的!”

李承道一怔,道:“你是軍人?”

“是!小人以前是軍人!現在不是了,不中用了!”

李承道奇道:“聽說朝廷對退下來的軍人每月都有撫恤,足夠你們生活,你為什麼還要乞討?”

那乞丐也奇道:“這事沒聽說!刺史大人發下通告,所有腿下來的軍人朝廷出麵,幫助給口飯吃,就是讓進了馮氏做工,象我們這種人做不了什麼,朝廷就沒辦法了!”

李承道哦了一聲。

“那進入馮氏做工的有多少退下來的軍人?”

“就我們村子裡吧,可能十多個,都還是能做事的,彆的村就不知道了!”

乞丐似乎也不願意多說這痛苦的事,說完就轉身回到隊伍。

李小蝶笑吟吟地看著李承道,嘻嘻道:“前刺史大人有才,現刺史大人不怎麼樣啊!”

李承道微怒道:“你還笑得出來,走……”

三人上了馬車,李承道說道:“去馮氏!”

馮氏已超出作仿範圍,已經有現代工業模式,正式名稱為馮氏商埠,已人現代公司雛形。

馮氏商埠在襄州府之北的上洛縣。

一進入上洛縣,這裡更是襄州商業名城,大多是依靠馮氏的商人,形成了馮氏四通八達的商業鏈。

甚至兵部都在這裡設有經事衙門,就是專和馮氏打交道。

馮氏在當地威望高過縣衙門,而洛縣衙門甚至成了馮氏的代辦。

一路走訪,李承道對馮氏了解得越多。

這裡縣官,幾乎要馮氏來決定,而馮氏為襄州提供了近一半的稅收。

就是有錢能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