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開帝王之先河
得知嶽飛返回長安的消息後,李承道便直接離開清禮宮,前往禦書房。
等他到達禦書房,嶽飛已經在禦書房等候了。
將近四個多月沒見,嶽飛看起來要比以前黝黑消瘦了許多,仿佛換了一個人一樣。
出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要遠航至呂宋那種遙遠的海外之地,更是辛苦。
“末將,參加陛下!”
見到李承道後,嶽飛當即便下跪道。
“鵬舉快快起來。”
李承道直接上前去將嶽飛給扶了起來,忍住心中的激動之意,笑道:“鵬舉此番遠航歸來真是辛苦了,今晚朕定要給你擺一次大大的慶功宴!”
聽到李承道的話後,嶽飛的臉上卻並無任何喜色,神色依舊沉重,他再一次跪了下去,深深低頭道:“末將無能,未能完成陛下的任務。”
“什麼?”
李承道微微一怔,有些不太明白嶽飛這話的意思。
嶽飛滿麵愧色,再次道:“陛下讓末將所尋找的那三種作物,末將找遍了整個呂宋也沒有找到,隻找到了一種名為甘蕉的果子,是末將無能,請陛下責罰!”
甘蕉,也就是香蕉。
嶽飛的回答,令李承道心中劇震,番薯、玉米、土豆一樣也沒有找到,這怎麼可能?!
以嶽飛辦事的能力以及一絲不苟、儘忠職守的性格,李承道絲毫不懷疑他沒有儘心去找,而是真的沒找到!
“呂宋沒有這三種作物……”
李承道深吸一口氣,身形微微一晃。
按照他記憶中的信息,這三種作物的確是從菲律賓傳入內陸的,可是為什麼沒有?
難道說現在這個時間,這幾樣作物還沒有從西方傳到菲呂賓嗎?
李承道的思維急速轉動,額頭不禁浮現細密的汗水,心思也漸漸沉了下去。
現在沒找到這三種作物,那麻煩就大了!
若是找到了土豆番薯等耐旱易熟的作物,那麼不但可以借此破除謠言,更能趕在冬季之前讓百姓們都種下去,收獲的糧食足以渡過冬季,而且以後也再也不用擔心饑荒和旱災的威脅。
但是現在卻沒有找到,反而旱情過後又伴隨著蝗災而來了,不僅關中地區遭災,其餘未受到旱情影響的地方也都受到了蝗災威脅!
糧食危機,已經迫在眉睫了。
“我這次真是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
李承道苦笑一聲,他本以為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卻未曾料到呂宋根本沒有那三種作物。
放棄種子選擇二十萬大軍,無疑是他做出的最錯誤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將進而影響萬萬百姓,乃至於整個大唐!
這些,皆是他一人之過!
見到李承道不說話,嶽飛心中的慚愧之意更甚,回來的路上他已經知曉了如今國內的情況,旱災伴隨著蝗災,簡直是雪上加霜。
沒找到李承道所說的那三種神奇作物,帶來的後果和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李承道無論給予他怎樣的懲罰都不為過!
忠直如嶽飛,根本沒有考慮過呂宋是不是沒有那三種作物,在他看來李承道既然說那裡有,那就肯定有,隻是他無能而沒有找到而已。
“起來吧鵬舉,此事並不怪你,是朕之過失。”
李承道呼出一口濁氣,有些疲乏地說道。
嶽飛難以置信地抬起頭,道:“陛下!此事皆因末將無能,辜負了陛下的期望,過失怎麼會在陛下?末將知陛下仁德,但……”
“是朕的過錯,呂宋沒有這三種作物,是朕記錯了。朕躬有罪,無以萬方!怎能把朕的錯誤,加在你身上?”
李承道沉聲說道,目光堅定,“朕不是聖人,朕也會犯錯,這次錯在於朕,不在於你,明白嗎?”
“鵬舉此行辛勞,先下去休息吧。”
聽到李承道的話,嶽飛欲言又止,但最終還是沒有說什麼,深深一拜後離開了禦書房。
……
離開了禦書房後,嶽飛的心情十分沉重。
在出宮門的時,他剛好碰見了入宮的賈詡,不過他沒什麼打招呼的心思,直接擦肩而過了。
“等等。”
賈詡停下腳步,喊住了嶽飛。
“何事,說。”
嶽飛麵無表情,直接道。
“聽說你沒有在呂宋找到陛下所言的那三種作物?”
賈詡開門見山地問道,他手中有暗影衛,從返回的船隊中打探出這些消息自然輕而易舉。
嶽飛沉默片刻,重重地點了點頭,說道:“陛下仁德,並未降罪於我,陛下說記錯了,呂宋並無這三種作物,可我知道這不過是陛下安慰我而已,是我之過失。”
“陛下還說,朕躬有罪,無以萬方。”
賈詡聞言,眼睛驟然瞪大。
自古以來,皇帝多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
向來秉行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而李承道卻說朕躬有罪,無以萬方!
意思是君主自己犯的錯,不能讓彆人代自己受過。
古往今來能夠承認自己錯誤的帝王又有幾個?
漢武帝輪台罪己詔,流傳千古。
李承道此舉,開帝王之先河。
良久之後,賈詡才回過神來,對嶽飛說道:“你想多了,陛下向來賞罰分明,他既然這麼說那過錯便真的不在於你。”
“不過沒找到這三種作物,現在可就麻煩了,如今蝗災四起,民間對陛下德不配位的謠言越傳越烈,唉……”
“是誰傳的這些謠言,我倒是要親自帶兵去問問他們!”
嶽飛目光一厲,言語之間戾氣十足。
能讓向來性格仁和的嶽飛這般暴戾,可見他現在心情有多差。
“不勞你操心,這事我已經處理過了,我想告訴你的是讓你做做準備,既然沒找到這三種作物,那麼陛下近來可能要有新的動作了,得讓一些人拿出糧食來才行。”
賈詡說道。
嶽飛皺了皺眉頭,默然一會兒後才不確定地說道:“你是說……世家?”
“明白就好。”
賈詡並未多言,轉身朝著宮中走去。
嶽飛看著賈詡離去,許久之後方才收回目光,轉身走出了皇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