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柴紹投太孫,清君側,除奸王!
書房裡,柴紹一邊喝著醒酒湯,一邊感慨萬分地說道:“以我對藥師的了解,他不是那種背信棄義之人,為何此番會投靠太孫?”
書房裡隻有柴紹和一名文士,這名文士名叫王迅,乃是武德三年的進士,因為得罪了朝中大官遭針對,被柴紹保下後,便入了柴府成為了柴紹賬下的一名謀士。
而柴紹對他也很是信任,凡遇事情都要找他商量。
王迅輕撚山羊胡,沉吟了片刻後回答道:“在下對李帥不是很了解,但是李帥乃當世名將,戰功彪炳,應當是不會因為利益或者脅迫而投靠太孫的,也就是說他是自願投靠太孫殿下。”
“我就是想不明白這一點,藥師隨秦王征戰多年,秦王也對他信任有加,他卻行臨陣倒戈之事,實在是……”
柴紹搖著頭說道,很是不能理解李靖的做法,為什麼要甘願背上背主的罵名?
“就算將軍您問我,我也不知道啊。”
王迅無奈地說道,“不過在我看來,李帥此舉乃是明智之舉。”
柴紹眉頭一挑,道:“背叛秦王,投靠太孫,這是明智之舉?”
柴紹覺得王迅的話實在是荒唐。
而王迅不急不緩地說道:“在下私以為,李帥投靠太孫,一是不想因內鬥損耗兵力,二是因為……秦王失德。”
如今李承道的威名誰人不知?居然連名將李靖都投靠了太孫,可見太孫實在是天命所歸!
既然如此,難道他們洛陽要抵抗太孫的勤王之師嗎?
“在下沒瘋。”
此言令柴紹渾身一震,眼裡浮現若有所思之色。
“太孫手中二十萬精兵,自身又威名在外,將軍您真的守得住洛陽嗎?萬一守不住,您就是叛臣!”
見到柴紹的神色,王迅朝周圍看了看,然後壓低聲音說道:“將軍,您不如也投了太孫吧。”
王迅最後一句話,令柴紹心神大為動搖,額頭上忍不住浮現一絲冷汗。
王迅笑了笑,意味深長地說道。
“好!便依先生所言!”
柴紹不讚同地反駁道。
“李帥帶兵投靠太孫,既能減少無意義的內鬥廝殺,又給太孫帶去十萬精兵,何愁得不到重用?”
程咬金生性魯莽,遠不如侯君集那般心細如發,因此沒多想就把兵權交出去了。
“太孫不過束發之年,卻已經展露出了帝王之才,方才兩年不到的時間就聚集起當下的龐大勢力,就算此次起兵失敗,隻要繼續蟄伏下去,再過個幾年後會有多麼恐怖?”
柴紹大吃一驚,驚怒道:“胡言亂語!你瘋了不成!”
王迅壓低聲音,繼續說道,“太孫本就有十萬精兵,現在不費吹灰之力就取了魏州,兵力不但絲毫未損,還吸取了李靖這等名帥與十多萬大軍,大勢已成!”
“秦王手中雖然還有幾十萬軍權,但若是太孫攻了過來,那些軍隊到底是會聽太孫的還是秦王的?”
李承道比霍去病更加可怕,霍去病二十三歲夭折,所以未來不可知,而李承道這般發展下去,未來會是怎樣一副光景?
可以預見,李承道定然會帶領大唐走上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若非王迅提醒,他還真的忽視了李承道了年齡,要知道李承道的年紀太小了!
冠軍侯霍去病十七歲時八百騎破匈奴,十九歲封狼居胥。
“對外就稱響應太孫號召,棄暗投明,除奸王,清君側,發動城內百姓迎接太孫,也能免去外人詬病。”
“但他若是死守魏州城,太孫恐怕也是攻不下的,而且他現在的地位哪用得著從龍之功,而且鎮壓太孫助秦王登基,那不也是從龍之功嗎?”
接下來的日子裡,柴紹按照王迅的計策,一邊命人在城內大肆傳播李靖投誠太孫,李承道即將兵臨城下,攻打長安的消息,一邊鼓動漁輪。
王迅有條不紊地給柴紹出謀劃策,最後催促道:“將軍,太孫兵馬在過不久就要抵達洛陽了,您需要儘快行動!”
“這是當然,不過李靖已經帶兵投誠在前,將軍若想展示誠意,不妨將逃到洛陽的八萬殘軍收了武器,監視起來,同時綁了程咬金,獻給太孫,全憑太孫發落。”
“而且將軍莫忘了,太孫乃是儲君,而秦王隻能是秦王!”
一時之間,滿城謠言紛飛,甚至有人開始覺得柴紹也應該學李靖那般投靠李承道,不應該抵擋太孫的勤王之師。
這麼一想,柴紹心中也有些動搖了,不禁追問道:“那我現在應該怎麼做?也要學著李靖那般帶兵投靠太孫麼?”
“因為太孫年輕啊。”
“秦王近段時間來的所作所為,跟太孫殿下實在是無法比擬,特彆是想假借突厥之手除掉太孫殿下,實在是太不妥了。”
柴紹毅然決然地點頭道,同意了王迅的計策。
果不其然,這個消息一傳開後,滿城百姓儘皆嘩然。
“李帥有可能也是不能認同秦王的這種做法,才決定投靠太孫,畢竟太孫乃國之儲君,又有覆滅突厥的不世功績,登基乃是名正言順。”
其實李靖完全沒有替自己考慮過,全都是出於大唐利益而考慮的,王迅雖然想的有些偏,但是大致說的也沒錯。
而在成功挑起漁輪之後,柴紹接著以整頓城防的名義,從程咬金的手裡要來了那八萬軍隊的兵權。
聽聞此言,柴紹心裡最後一絲猶豫也消失了,所謂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李靖這等忠臣義士都投了李承道,多他一個又何妨?
……
是啊,太孫是儲君,有正統名分,而秦王……隻能是秦王。
若是侯君集的話,肯定會對此起疑心的,可惜侯君集回長安了。
這一切順利得讓柴紹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同時也堅定了他投靠李承道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