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在我的家中充滿了歡樂,一家人其樂融融。
我從小到大都十分的調皮,但家人們都十分的縱容我,甚至有時還會和我同流合汙。那是一個春節,每家每戶都張燈結彩,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那就是包餃子。我家也不例外。人家說孩子靜悄悄,一定在鬨妖。我看到桌子上一個個的小麵團兒,看了看手中白白的,胖胖的棉花糖,我的腦袋一轉,突然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把棉花糖上沾了點兒水,然後又悄悄的裹上了一層麵粉。我把這個特製的麵團兒和爸爸媽媽桌子上的麵團兒比了一下,哈哈,簡直是完美,一模一樣!一家人都在忙著包餃子,沒人注意到我。我悄悄的把我的傑作一一特製麵團兒,和其他麵團兒摻和在了一起。他們誰都沒有發現。我躲在一邊,就等著看好戲。奶奶正在擀餃子皮兒。終於她抓到了我的那個特製麵團兒,擀了幾下,擀不動,她皺起了眉頭,用力又擀了幾下,仍然不好使。本以為她會發作,沒想到奶奶不動聲色,兩一下就把這個麵團兒又團了起來。然後和其他麵團摻在一起。“我肚子有點兒疼,好像吃壞東西了,我先上個廁所。二瑩她媽,你先來擀一下餃子皮兒。”說完奶奶就開溜。看到奶奶禍水東引,我憋笑憋的肚子疼。媽媽不知道奶奶的小九九,拿過趕麵杖就擀了起來。擀了三五個,又遇到了那個特製的麵團兒,當然也是趕不動了。媽媽似乎有點兒尷尬,她平時就不擅長做飯。擀餃子皮兒也是勉勉強強。大概是怕掉鏈子吧,媽媽也不動聲色的把那個麵團兒團了起來,和彆的麵團兒摻在一起,然後說:“我怎麼聞著煤氣的味兒呢?是不是沒關呀?不行,我得去看看。她爸,你先擀著皮兒!”說著就把擀麵杖塞給了爸爸。爸爸也沒多想,拿起擀麵杖就擀了起來。他的點兒比較低,才第二個就擀到了那個特團兒。理所當然擀不動了,爸爸是個炮仗脾氣,“這什麼破麵團兒啊?怎麼擀不了?”他把那個麵團兒拿過來仔細研究,掰開用嘴嘗,終於發現了不對勁兒,他臉上的表情精彩極了,鼓的眼睛問:“這個麵團兒是怎麼回事?告訴我罪魁禍首是誰?”聽了爸爸的話,我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來。這一下子招了,露餡兒了。“好呀,小丫頭。肯定是你乾的壞事兒了!告訴我這麵團是怎麼回事?”“是我用棉花糖做的!我在外麵沾了一些麵粉。”我的嘴都笑歪了。大家都笑得起來,然後他們聯手把桌子上的麵粉揚向我,我的頭上,臉上,身上都是,整個人成了一個大麵鬼。
彆人家過年享受的是吃餃子。我們家過年享受的是包餃子的過程。我們的家庭多麼快樂呀!我愛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