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相對於大漢這幾位諸侯的情況,李唐這一邊可是截然不同,天下哪個諸侯不羨慕李翔那五位諸侯的那個買賣?
其他人是伸不過手去,可是,有一位諸侯卻可以伸得過手。
秦政同樣組建有水師力量,而且他們旁邊就是李唐的地盤,他如果想要搶李唐的話那是絕對有施展的機會的!
況且,秦政都已經搶成功一次了,而且第一次就成功了!
那個時候,韓世忠一行人還在堅定地找李舜臣的麻煩,當然找麻煩,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這些名將也沒那麼無聊,他們真正的目的是搶奪龜甲船在之後進行仿製。
對於水師來說戰船可是他們力量的重大一部分,這些水師將領們在看到龜甲船之後怎麼可能不見獵心喜。隻要能夠搶回來一艘,再調集大量的能工巧匠,他們就有足夠的把握來仿製成功。
說到底,這些東西的科技含量有限,隻要能夠搶回來一樣當做模板,將其仿造出來,也隻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個時代的很多東西,就算你藏著掖著,藏的再好,可一旦用出來了,也頂多隻有一次能夠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一次過後其他人如果真的下定決心仿造的話,基本不是可以仿造出來的。
就像李翔當初的馬蹄鐵等馬中三寶,就是如此。
也就在這個情況下,秦軍渤海水師偷了李唐的屁股將李世民辛苦開采的第一批金銀給劫了回來。第一回是打了人家一個出其不意,那之後自然是沒有那麼輕鬆了!
係統平衡了這麼多次,確實是沒有給秦政平衡水師將領,可這並不代表秦政手底下的將領就不懂水戰了。
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大家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就是各國地麵大軍的廝殺,而對於當時各國的水軍可以說史料記載很少,特彆是一統天下的秦國水軍。但其實早在戰國時期,各國的水軍就已經成為戰場上的重要一員了。
迄今為止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海戰是在齊國和吳國之間爆發,不過雖說是大規模,當時兩國也隻是千餘人的小股水上部隊,當時吳國比較注重水師的發展,約有8000多人的水軍,齊國也有近5千人。
當時水師最多的卻是楚國,戰國時伍子胥伐楚時,就曾擊潰20萬楚國水陸兩師。魏國的精銳“武卒“中,也曾組建過一支千餘人的水師用於黃河保衛後被秦軍殲滅。
北部燕國在戰國後期,名將樂毅曾組織一支2萬餘人的水師。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據記載的水師力量加起來巔峰時有10餘萬人。
而秦國水軍雖然曆史記載很少但在一統天下的戰爭中,可以說也立下了汗馬功勞。
秦國水軍當時的戰船稱“舫船”,一船載五十人與三個月的軍需,順水可日行三百裡。公元前280年,秦昭王派司馬錯伐楚,秦楚之間展開了一場大規模水戰。
司馬錯率巴蜀水軍10萬多人馬、一萬餘太白船、600萬斛米糧,沿涪水而下,攻占了黔中郡,從楚軍手中奪得漢北、上庸之地。
史料記載“秦為太白船萬艘”,“司馬錯率巴蜀眾十萬,大舶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秦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糧,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裡”,其規模可見一斑。
接著,司馬錯又分兵乘勝東下,到達夔巫。這場涪水之戰,司馬錯的兵鋒挺進到楚之西南,取楚商於之地一路白起率眾由陸路出武關攻楚,在鄢城展開決戰。
秦統一六國後,秦軍在原秦國水軍的基礎上,又收編了吳、楚、越等國的水軍及艦船,使水軍的規模有了很大的發展,戰鬥力也更加強。這支水師在拓疆上同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這時的秦國水軍已經建立了有樓船指揮船、大羿、中羿、小羿三種主要戰艦船及突冒船首裝有衝角、橋船輕快戰船等戰船的水軍。秦國水軍也稱樓船士,是秦代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其數量僅次於步兵,遠遠超過車兵和騎兵。
秦始皇三十三年,尉屠睢所率南征百越的50萬大軍中,主力即是“樓船士”,可見秦時水軍規模之大,且能單獨完成作戰任務。
因此,表麵上秦政這邊沒有平衡出什麼專業的水戰將領,但卻存在好幾個水陸兩戰的多麵手。也正是因為如此,秦政組建水軍力量才會水到渠成。
事實上,秦政的胃口不小,他最開始並不僅僅滿足於隻搶上李唐這麼一點,是想要向李翔他們這裡入上一股的。
能搶到的東西終究是有限的,去入上一股才能得到更多的好處。畢竟,他就算可以搶李唐的,但也並不是每一次都可以成功的。第一次也隻是因為當時李舜臣被大漢那一麵給牽製住了手腳,是打了人家一個出其不意,之後哪有那麼好的機會。
隻可惜,李翔、朱元璋、趙匡胤他們五個人都不希望再多這麼一個分蛋糕的人了,分蛋糕的人越多,他們每個人所能分到的東西越少。
入股計劃失敗,秦政也隻能繼續在那裡做上一些無本買賣了,怪也怪他們李唐運氣不好了!更何況,秦政與李唐之間,他們本來就是敵人!搶李唐的,相信秦政勢力上上下下都不會有絲毫的心理壓力!
沒辦法,雖然李唐由於與倭國進行聯盟而抽動了不少的兵力,正常情況之下,秦政自然也可以解放出大量的兵力。
隻是,也不知道這段時間袁紹究竟抽了什麼樣的風,越發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逼得秦政也必須得做出相應的防備。
如此一來,以他手中現在可以調動的兵力,如果李翔那些諸侯不答應秦政入股的話,以秦政現在手中可以調動的力量還真的不支持他強行入股!
由此,秦政與李唐之間的海上衝突也就不斷開始爆發,雙方進行了多次的小規模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