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和關羽這一邊進展的速度很快,傅友德、趙奢、薛萬徹那裡的速度也慢不到哪裡去,繼白起與關羽之後,還沒過多長時間就已經各自完成了各自的目標。
朝倉義景在倭國之中,絕對是實力最為落後的大名之一了,而且朝倉義景本人的能力也不怎麼樣,除了的文化造詣極高以外,基本上一無是處。
但在這種大亂世的環境之下,他的文化早已顯然對於他的幫助有限。若非是織田信長此前需要朝倉義景作為他和其他大名之家的緩衝,否則,朝倉義景根本就不可能活到現在。
而薛萬徹應該是幾位諸侯麾下的將領最為輕鬆的一個了,他的對手就是朝倉義景,五位諸侯的人手所需要對付的敵人之中,薛萬徹所要對付的是這其中能力是最弱的一個。
倒是徐州軍所要對付的淺井長政還稍微有點意思,如果是放到倭國之中,他也算是一位出色的帥才,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英勇善戰。當然,軍事能力雖然不俗,但政治能力就不怎麼樣了!
淺井長政算是織田信長的妹夫,與織田信長的妹妹有婚約存在。隻是,這兩人還沒有成婚。而由於之後淺井長政也和其他大名勢力聯合起來共同針對織田信長,這一樁婚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否則,也就不會有後來八俁遠呂智對織田市起色心的一幕了。而織田信長為了控製八俁遠呂智,也妥善的利用起了自己這個妹妹,但又不讓八俁遠呂智真正得逞。像八俁這種人,太容易得手的東西,反而不珍貴了。
回歸徐州軍與淺井長政這裡,淺井長政雖然驍勇善戰,但卻依舊不是趙奢的對手,更彆說徐州軍的將領陣容也不差了,雖然有一些波折產生,但最後還是解決了對手。
包括淺井長政在內的不少淺井家族之人都放棄了抵抗,選擇了向漢軍投降。隻是,淺井一脈投降的卻並非他們所要直麵的徐州軍,而不攻打毛利勢力的漢軍。
既然都有了想要投降的想法了,那自然是要選擇最強的一個投降了。如此一來,這樣背後的靠山也更堅實一些,他們在投降之後的小日子也說不定可以稍微多輕鬆上那麼一些。
緊下來,大批的倭人被從各個方向運到了石見銀山,整整十數萬人將會不眠不休的日夜不休地進行銀礦的開采工作。
不過,這個時期,倭國各方麵的技術都不怎麼樣,而且也缺乏大量的工人。因此,當那些銀礦石開采出來之後,在當地提純恐怕是無法將效率提升上去了。
因此,各個諸侯的人經過商量之後,乾脆決定將這些銀礦石開采出來之後及直接裝船,等運回大漢他們的地盤之後再各自進行提純。
在大量人力投入沒日沒夜的開采之下,很快,第一批銀礦石以及倭國其他的各類資源乃至是大批倭女就已經被成功裝船,開始了重新返回大漢的路程。
倭女對於大漢這些諸侯來說,同樣是一項珍貴的資源。大漢從黃巾起義開始,仗已經打了這麼多年,軍中可一大堆都是老光棍兒,這些倭女自然有用到的地方。
更何況,對於各位諸侯來說,人口同樣是一項重要的資源,而這些倭女代表的就是人口,未來的人口。如果將他們許配給軍中士兵,自然可以幫他們提高人口。
揚州軍這一邊更是生冷不忌了,居然連日本馬都看上了,特彆是傅友德在之前的一次交戰之中看到武田赤備隊的表現之後,便順手搞了一批倭馬回去。
就這一點,上麵的那些高層還沒有什麼,但晉軍底下的士兵們可是沒少議論紛紛。晉軍這是純粹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了,晉軍坐擁北方的高頭大馬,根本不知道南方對於騎兵這方麵的苦!
日後,這些船隻可算是恐怕閒不下來了,在古代這種環境之下,從大漢到倭國這來返一趟可不容易,恐怕等到這些船隻下一次再次到達倭國之後,下一批需要他們運輸的物資恐怕也已經都開采好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戰船接下來恐怕是要連續不斷的來往大漢與倭國之間了,派出水師去保駕護航還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韓世忠、朱天蓬、劉仁軌他們乾脆被調了回來,他們之所以被派出去,本來就是為了之前出於打破倭軍對於漢軍的包圍圈而出手的,可如今武田信玄既然已經大敗,那也沒必要繼續和上杉謙信不停地糾纏下去了。
也就在簡單的處理一下這些瑣事之後,大漢各路諸侯再次形成了決議,決定兵分三路繼續向著倭國東部方向進軍。
武田信玄經過上一場大敗之後,損失的可不僅僅是他一家的力量,而是所有大名的力量,是整個倭國的力量。
如此大的損失,倭國短時間之內是絕對無法彌補回來的。就算是我國可以繼續招募新兵,表麵上是恢複了兵力,但實際上,事情哪有簡單,帳也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算的。
武田信玄敗掉的那些士兵都是倭國所有大名的精銳,其戰鬥力和人員素質根本就不是剛剛招募起來的新兵可以相比的。
因此,這些將領就是想趁著武田信玄或者說是倭國這些大名們還沒有恢複過來的時候,趁著他們正屬於一個虛弱階段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步步緊逼,不斷侵吞倭國的地盤。
隻是,就在各位諸侯底下的將領當剛商議好進軍的事情之後,王翦大敗織田信長的消息正剛好在這個時候傳了回來。
常遇春、王翦父子與織田信長之間的戰鬥,在最開始的時候,常遇春、王翦父子是一直占據著上分的,按照蟻多咬死大象的想法,漢軍從來都沒有著急和織田信長決戰,而是采取不斷襲擾的方式,今日殺傷他幾百士兵,明日再殺上他幾百士兵,時間一長,自然有織田信長支撐不住的時候。而隻要時間一長,也自然會有將敵人殺光的那一天。
這種手段雖然慢了一點,但常遇春與王翦父子又並不著急。更何況,想要打勝仗,總歸是需要耐心的。連最基礎的耐心都沒有,是很難取得最終的勝利的。
隻是,之後織田信長狠狠地從熊羆身上下手,狠狠地算計了熊羆一波,也讓晉軍在織田信長的身上栽了一個大跟頭,整整三千的騎兵就埋葬在了那一戰之中。
也正是因為如此,常遇春與王翦父子才準備給織田信長來一計狠的,好好教育教育對方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