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第 190 章 pdd式拉人(1 / 1)

李長安這邊已經把人手搬到了勝州, 也就是如今的榆林郡。

天寶元年,李隆基自詡自己的功勞能比得上堯舜,把州改成了郡, 隻是大唐建國百餘年了,大部分人還是更習慣稱呼原來的州名。

樊寧回來複命,李長安對安祿山拒絕交人早有意料。

自從前兩年宮宴上,她讓安祿山吃了一回癟之後,安祿山便一直恨她恨的要死, 怎麼可能會讓她如願。

何況安祿山還想要軍心, 那些盜賊本就是安祿山手底下的士卒, 倘若安祿山連幾個士卒都護不住,剩下那些將士也不會願意追隨他。

李長安嘴角揚了揚。

不過本來她派樊寧去一趟的目的也不是問安祿山要人, 而是問安祿山要話。

都是大唐的臣子,人在哪都一樣。

既然安祿山都先開口了, 那她也就不和安祿山客氣了。

李長安已經輕車熟路了,她現在手下已經有了一個成熟的基層團隊,隻需要她吩咐一聲這些被她從山南東道和洛陽抽調過來的人,便能完成她要做的事情, 都不需要她自己再親自動手。

最先建起來的是磚窯。

要修建廠房就少不了磚瓦, 磚窯技術含量低, 需要的勞動人數多, 原材料遍地都是,十分適合工業初期建設。

然後就是羊毛紡織廠, 接近材料原產地, 而且勞動力十分充足——邊關多的是在戰場上死了男人的寡婦,加上北方寒冷,織出的羊毛衣也不愁沒有銷路。

一隻羊身上隻有一副羊皮, 兩三張羊皮拚起來才能做一件羊皮襖子,羊皮襖子這才貴。羊毛衣的保暖效果雖不如羊皮襖子可勝在便宜,而且羊毛是可再生資源,綿羊一年可剪上三次毛,粗毛羊一年也能剪上兩回毛。

陳國生已經從隴右趕回了朔方,老爺子人老心不老,一手抓軍隊道德教育,一手還能抓生產,羊毛糅製步驟裡麵幾種軟化劑就是老爺子弄出來的。

一身羊毛衣賣一百個大錢,因著剛開始製作,產量還不高,所以價格要貴一些,但是比起天價的羊皮襖子這個價格對於普通百姓已經比較友好了,攢上幾個月的錢,便能給家裡人一人添一身。

一件羊毛衣便能穿好幾年,到了冬天身上穿著羊毛衣躺在稻草堆裡就能不至於被凍死。

解決完了衣,民以食為天,李長安開始琢磨著朔方管轄的這幾個州適合種什麼。

然後微妙低頭拿著筆在“糧食自給自足計劃”後麵畫了個叉號。

其他地方的小麥水稻還有粟米八九月份才豐收,朔方這地方已經“胡天八月即飛雪”了。

這還是趕上了大唐如今的溫暖氣候,若是處在小冰河期隻會更冷。

還是老老實實種豆子和馬草發展畜牧業吧。倒是也可以種葡萄,葡萄不挑土地,沙礫多也能種葡萄,葡萄可以釀酒,葡萄美酒夜光杯在大唐名氣還是很高的。

最主要是葡萄酒省糧食,如今糧食還略微夠一些,能釀米酒,過幾年戰爭一起,糧食不夠了,米酒就有些奢侈了。不過大唐永遠都有有錢人,他們不會因為糧食變少就不喝酒。

李長安提筆寫了一封信。

【裴老師,要大豆種子,高產的那種。還要葡萄酒的釀製方法,還有葡萄種植方法和葡萄苗。】

然後就心安理得派人快馬加鞭送去荊州給裴素了,一日為師,終身為母,老師就是她半個娘,問自己親娘要東西不用客氣!

不過總歸要有支柱產業,要不然衣食住行裡麵的“住”也沒法實現,百姓得先能賺到錢才能有錢蓋房子。

好在上天還是公平的,沒有給朔方溫暖的氣候,卻給了朔方地下大片的礦藏。

先挖礦!

煤礦、鐵礦、金礦,都挖。

然後修路,水泥坊也建起來,朔方境內的每一條路都要修平整。

想要富,先修路。

這段時間李長安往南邊寄的信就沒有斷絕過,想要發展朔方,錢可以缺,但是糧食一定不能缺,錢少了可以包吃住,大唐百姓的要求很低,隻要能包吃包住,沒有工錢也可以。

可是糧食卻是萬萬不能少的,邊關沒有糧食,就要從南邊運糧食過來。李明錦坐鎮洛陽,張九齡坐鎮山南東道,掌握長江水係,可以源源不斷從南方運糧北上。

李長安則勤勤懇懇在勝州當一隻勤奮小蜜蜂,統籌兼顧,一手抓生產一手抓征兵。

勝州很窮,處在朔方和範陽交界處,安祿山三天兩頭派盜匪來朔方境內打劫 ,首當其衝倒黴的就是勝州。勝州百姓更窮,稍微有些家產的百姓早就帶著全家逃去其他地方了,留在這的百姓都是些窮得連跑路錢都拿不出來的窮鬼。

李長安的招工啟事剛掛出來,這些餓紅了眼的百姓一看到“包吃包住”四個大字就一擁而上爭先恐後報名。

先前李長安帶兵剿滅了禍害勝州的盜匪窩,她的名氣在勝州就已經傳開了,如今一招工,百姓連猶豫都沒有,各個按了手印就開始乾活。

“都彆擠……人人都能乾上活,壽安公主日後還會招工。”因著多次月考成績不錯,馮勇就被人手不夠的後勤部借調了過來,幫著一起招工。

馮勇一開始很樂意,他覺得自己辛辛苦苦學識字一身本事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事實證明,他想的太單純了,這個工作如果好乾就不會缺人手了。

他被一群衣衫襤褸的百姓擠在中間,喊的口乾舌燥。

雖說他跟了壽安公主以後能吃飽飯還日日都在軍營中鍛煉,身體強健,可到底雙拳難敵四手,被一群黝黑瘦削臟兮兮一看就營養不良的百姓擠在中間,他縱然是有十八般武藝也不能施展。

隻能大聲勸說:“這次隻是第一批招工,我們這個招工點隻要三百個人,名額已經滿了,你們可以去其他招工點看看,興許其他地方還沒招滿人。”

“俺已經按了手印哩!”

“俺家裡崽子再吃不上飯就要餓死了,求求貴人好心收了俺……”

群情激昂,哀求聲、後悔聲、質問聲,夾雜在一起,馮勇隻覺得他寧願再在沙場上走十個來回都不想乾這些跟百姓打交道的事情了。

馮勇嘴皮子都說破了:“過幾日還會招工,一定會招工,紡織廠已經開始修建了……”

隻要人手到位,工廠建起來再快不過了,不過一月時間,紡織廠便拔地而起。

隨著大批女工進入紡織廠,平原上的煤礦也開始開采。

煤才剛開始利用,大部分百姓都還是靠著柴火取暖,勝州境內便有一處露天的煤礦,李長安派人探測過,這處露天煤礦露在外麵的不算多,但是地下儲量應當不低。

不過冶鐵坊卻沒有設立在勝州,這裡離安祿山太近了,她得捂著點消息。

李光弼向李長安投誠之後,李長安立刻不加掩飾的開始私自冶鐵,高爐建起來,煤炭挖出來,靈武城周圍就有鐵礦,倒是不用再從其他地方運鐵礦石了。

然後就開始爆兵器,目標是在三年內給全軍士卒一人配齊一身鎧甲,弓兵射箭射一支扔一支。

趕在天寶六載來臨之前,勝州的廣袤平原上建立起了一座座工坊。

最先修建起的水泥大道一條筆直往南邊延展,一條則直接連接黃河支流,如今河麵還沒有化冰,隻能通過陸運,但是再過幾個月,河麵化冰了,便可以直接通過漕運將中原的糧食運過來。

李長安擴張的腳步也終於放慢了下來——人不夠用了。

整個關內道隻有二百餘萬人口,大部分人口都還集中在較為富饒的南部,朔方隻占據關內道的西北部分,轄區內大部分都是邊鎮,朔方管轄靈、夏、鹽、綏、銀、豐、勝幾州,三座受降城,還有定遠、豐安二軍,開元二十二年,增涇、原、寧、慶、隴、鄜、坊、丹、延、會、宥、麟十二州。其中勝州縱然是在朔方轄下州裡也算不上人口富饒的州郡。

一個礦場就能容納數千人,一個中等規模的工廠又能容納數千人,勝州一共才幾萬人口,去掉沒有勞動能力的人和必須要種地的人,沒有多少剩餘人口了。

“那個昏君。”李長安想到這點就要私下向樊寧吐槽一頓。

“河北道一千多萬人口他也能放心留給安祿山。”李長安罵罵咧咧,每次她遇到事情已經習慣了先罵李隆基一頓,再罵安祿山一頓。

如今安祿山已經身兼範陽、平盧兩鎮節度使了,還對河東節度使的位子躍躍欲試。

河北道沃野千裡,人口超過千萬,就這麼落入安祿山手中,李長安每次一想起來就生氣。

樊寧已經習慣李長安私下時不時就會罵兩句當今天子了,聽到李長安罵李隆基,樊寧麵色不改。

“勝州和範陽境內的幾個州挨著,應當有不少勝州百姓和範陽百姓沾親帶故吧。”李長安冷笑道。

論起怎麼拉人頭,她的前輩們可給她留下了一筆極其寶貴的經驗。

“傳下去,讓勝州百姓拉人來勝州做工,能拉五個人過來送工廠做工名額,拉十個人過來乾活送房子,拉二十個人送土地。軍中士卒倘若能從範陽境內拉人過來,也算軍功。”

她就是這麼良心,不會給百姓畫什麼還差千分之一就能成功的大餅,說分房子就分房子,送土地就送土地!反正人少地多,她正愁開墾出來的土地沒有人種呢,至於房子,說到底也就是一堆沙子和石頭,勝州遍地都是沙子和石頭。

土地本身一點都不值錢,值錢的是上麵居住的人口,人多地少土地才值錢,地廣人稀的土地就是白菜價。

“路遠也不要緊,來的人數多了,滿五十人就可以請壽安軍派兵沿途護送。”李長安很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