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東海之上,李鬱突然翻臉
情報署財大氣粗,
這一年的經費高達42萬兩,乃是李鬱特批,不需經過其他機構。
而且默許不必公開,也不查賬。充分尊重其職業的特殊。
例如,王神仙在為遷居蘭芳做準備,雇傭水手,購買丫鬟奴仆護院數百人。
這些被雇傭的人簽的都是終身奴契。
劉千得知後,順手就將其中一奴仆的父母兄弟安置在了一處縣衙燒火做飯,沒有表露身份。
對於下無錐地、上無片瓦的這戶流民人家來說,莫過於喜從天降。
給縣衙做夥夫,就沒人敢欺負。
另外一個兒子也能逐漸在本地立足。
原本黑暗無光的生活,逐漸有了色彩。
衙役立馬推回去,好似這名帖燙手。
衙役退出大門,低聲下氣道:
“諸位安心居住,若遇麻煩可去江都縣衙尋我。江首總的貴客就是揚州的貴客。”
如無意外,此人會因為照顧父母之恩配合提供情報,監視王神仙。
“王爺,您還暈船嗎?”
“軍爺拿去江府問問?”
……
總商們的一舉一動,影響著這個城市所有人的飯碗。總商們的手指縫裡多漏出些油水,無數人就能跟著嘗嘗葷腥。
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表現出了極為罕見的信任!
劉千頗為感動,在江寧彙報工作時曾當麵發誓永遠效忠。隻不過他再也不會剁一個手指來表達忠心了。
李鬱的船隊駛出了長江口,進入東海,沿著海岸線航行。
開門的人絲毫不慌,直接伸手攔住:
劉千站在影壁後麵,聽完了全過程。
船艙內,
胡雪餘整理了剛收到的一批各地軍情急件,還有江寧參謀本部送來的報告。
“你們可稍微做些安排,不必緊張,他是個聰明人!”
“正是。”
……
片刻後,從屋子裡取來了江春的名帖。
“今晚我親自去一趟江府。這個老狐狸總是一腳清,一腳吳的。待價而沽也要有個限度。”
江府那鍍著金粉的名帖,印有特殊圖案的暗紋紙,太紮眼了。
在沒有培育出基本盤,沒有捆綁強力階級之前,他都缺乏安全感。需要情報署查漏補缺,做些不見光的事。
原本凶神惡煞,準備開罵的衙役立馬換了態度,肉眼可見的腰佝僂了下去,擠出一臉笑容:
“您是鹽商首總江春江老爺的貴客?”
得罪了鹽商,這輩子都彆想踏入揚州城半步。死了,骨灰都得揚在外邊。
“不必不必。”
“咱們的江春老爺,麵子還挺大。”
這樣的情報工作,該如何評價?
隻能說根據預算而定。
如有意外,等於白扔了一筆投資。
對於世世代代居住在揚州城的普通人來說,鹽商才是這座城市的天。
笑道:
李鬱目前不太缺錢,所以願意撥款。
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世上沒有包贏不輸的買賣。
……
……
下午,
你若有錢,就拿銀子往水裡砸。砸到一條黑魚的概率雖然低了點,但也存在。
……
衙役們私下都說:
流水的鹽官,流水的知府,鐵打的鹽商!
說句犯忌的,得罪了知府老爺,三五年後興許還能回來。
“軍爺,我們是江首總的客人。”
目的地——金山衛。
而若乾年後,當王爺的勢力染指到蘭芳國時,情報署就可以通過這幾人影響到那個王神仙身邊的奴仆。
突然有衙役上門,敲門粗暴。
“署長,萬一~”
李鬱臉色發白,氣色很不好。
喝了口酒壓製住了胃裡的翻滾,勉強笑道:
“本王還是低估了大海。”
“水手們都說這幾日的風浪出奇的大。就連出海慣了的老水手都有些撐不住。”
胡雪餘師爺出身,深諳人情世故,說話恰到好處。
李鬱轉移了話題,問道:
“阿桂終於按捺不住了?”
“王爺英明。阿桂目前分兵三路,分彆進攻池州、徽州、還有金華。目前來看池州方向是主攻,其餘兩路應是偏師。”
……
李鬱打開窗子,在顛簸中看完了軍報,一語道破天機:
“阿桂這是在拿人命試探我們的弱點!”
胡雪餘愣了一下,他不太了解軍事。
“走,我們出去說。”
船艄,
海風陣陣,令人腦袋瞬間清醒。李鬱很謹慎,站在了距離尾舵還有1丈遠的地方。
一邊感受著清涼的海風,一邊慢悠悠講道:
“第2軍團黃石磯前哨堡壘,幾乎每隔一兩日就要打一仗。”
“每次進攻的綠營兵都不一樣,規模卻是很固定,兩三千人,差不多是一個總兵所掌握的全部兵力。”
“從軍報來看,清軍的進攻決心不大,試探意味很重。”
胡雪餘忙不迭的點頭。
軍報他看了,攻城的方式一直在變,攻擊陣型也一直在變。
盾車、樓車、火炮、抬槍、弓箭、雲梯、包括車營都用上了。
“王爺判斷阿桂他是想找出棱堡的防禦弱點?”
“不,他是在找第2軍團的弱點!”
……
李鬱的暈船感稍稍緩解,因為精神集中的緣故。
他突然轉身,指著天上盤旋的海鳥:
“阿桂就是這隻鳥,他陰魂不散,為了獵物孜孜不倦,隻要找到空子就猛撲一口。”
話音未落。
一隻海鳥猛地降下來,叼走了甲板上的一小塊乾餅。
水手錯愕,罵罵咧咧的端走了空碗。
胡雪餘望著這一幕,小聲問道:
“第2軍團可以主動出擊嗎?”
“鄭河安的報告,你沒看嗎?他接手黃石磯防區後,率部出堡和清軍野戰了2次。皆取小勝,無法大勝!為何?因為側翼總是有數千土爾扈特騎兵!就在幾裡外勒馬看著,就那麼靜靜的看著。”
李鬱突然有些激動,轉身說道:
“鄭河安敢深入追擊嗎?敢不保持陣型嗎?敢扔掉大炮,輕步兵突進嗎?”
“他不敢,否則那些土爾扈特騎兵就不是觀戰了。”
……
“王爺,咱們的輕騎兵營駐在池州府,不如以蒙對蒙~
“兀思買的騎兵不到2000人,數量處於劣勢,個人素質恐也遜色,唯裝備優。如果騎兵對騎兵,阿桂會毫不猶豫的兌子。清廷少了幾千外藩騎兵,不痛不癢。我們呢?以後在野戰當中隻能小勝,永遠無法大勝。你可知為何?”
胡雪餘一時間語塞,不知如何對答。
李鬱自顧自的講道:
“因為清軍可以每戰用騎兵側翼壓陣,監督綠營兵廝殺。敗了就收攏殘兵,過些天卷土重來。漢地18省的人力取之不儘用之不竭。我能奈他何?”
“本王一直沒有停下江南防禦圈的土木建設,你以為是為何?”
……
胡雪餘的臉有些發燙,他對於打仗確實不甚了解。
一瞬間,產生了些許的聯想。
莫非王爺是在借機敲打自己?
這段時間借著宣傳戰死的紹興籍參謀張昌光的事跡,他一直在造勢,就差把靈位搬進賢良祠了。
項莊舞劍,意在將參謀本部變成紹興師爺的專屬區域。
以紹興師爺的文化水平、實務水平,還有祖傳的團結,把控參謀本部絕對不是妄想。
甚至,他自己都不想當這個商業大臣,而是想做參謀本部大臣。
憑借多年的幕府經驗,他看出了一點:參謀本部大臣的含權量,高於商業大臣。
權,來自於槍炮。
而若是能將紹興師爺變成紹興參謀團隊,並且安插到各軍團當中,則他這個國丈的地位誰也撼動不起。
他將來的外孫就是擁有了軍方支持的“皇太子”。
……
胡雪餘羞愧退下後,李鬱繼續站在船艄吹風。
衛隊長李小五送來了一杯熱茶,喝下肚後人的精神好多了。
胃部不再翻江倒海,逐漸平靜。
而海麵的風浪,也逐漸平靜。
大海就是這麼的任性,好似人間的君王,前一秒暴風驟雨,後一秒又和風細雨。
時刻提醒著臣下:
航海容不得一絲怠慢,翻船隻在一瞬間!
除了兢兢業業,不敢馬虎之外,你最好還要時常祈禱海神心情好。
……
“義父,沒有騎兵就真的打不了會戰嗎?”
李鬱笑笑,咽下茶水,嚼著茶葉:
“未必!”
“隻不過需要更遠的布局,更多的兵馬,更多的時間,把一場戰鬥升格為一場戰役。”
見李小五不解,乾脆蘸著茶水在甲板上畫:
“若步兵足夠強勢,可以和騎兵野地對峙,結陣廝殺。再派遣偏師將周圍的城池、山峰、水陸樞紐拿下,控製住。”
“形成一個足夠大的包圍圈。”
“之後步兵逐漸推進,挖壕設壘蠶食壓縮騎兵的活動空間。直到,把一張網罩在騎兵的頭上!”
……
李小五琢磨了一會,眼睛發亮:
“義父的意思我懂了,讓騎兵大度活動受限、糧道受限。最終不得不和步兵決戰。或者是像剝花瓣一樣,在阻擊戰中層層削減他們。”
“理解完全正確。”
這種打法的問題是投入巨大,步兵必須足夠強勢,數量還要夠多。
屬於沒有辦法的辦法!
大型會戰還是值得的。一戰定乾坤嘛。
“小五,你去徽州府自領一軍吧。”李鬱突然說道,“總是做衛隊長,你也沒法獲得軍功。這樣對伱不公平。”
“義父,我隻想做這個衛隊長。”
“此事不必再議。船靠金山衛之後,你就去徽州府赴任,第1軍團在江寧無仗可打,分出1個營給你,另外你再從近衛軍團帶走1個營,童子營也交給你。”
李小五鄭重的行禮,接受了這個任命。
“徽州府多山,防守壓力不大。你立足之後儘快製定進攻方案。”
“請義父示下,往哪個方向打?”
“沿著徽浮古道,打江西饒州府。我想一口吞下阿桂的全部兵力,到時候需要你配合我。”
……
船隊靠岸後,李小五就匆匆走了。
世人隻知九江、襄陽、徐州、張家口位置要害,卻鮮有人知徽州府之戰略地位。
徽州府,位於萬山之中。
從府治歙縣出發有9條官道通往鄰府鄰省,呈輻射狀分布。
說此地是廣義江南地區的腰眼都沒問題。
從這出發,想摸哪兒就摸哪兒。
前提是實力足夠,先把人揍服氣,再效仿西門大官人。
……
李鬱檢閱了水手,又巡視了金山衛城、海岸炮台。
不顧暈船辛苦,吃完飯就趕去了江南造船廠。
廠長老蒯,帶著一群技術骨乾負責講解。
造船是個複雜的係統工程,工序繁複、用材考究、技術點多,很吃經驗。
“王爺請看,這裡是選材區。”
“先將可用木料挑出來,根據木材種類和尺寸再決定用在船體的不同區域。”
“好的船材用一根少一根。目前的庫存最多再造出5艘2200料戰船。然後,船廠就隻能停工了。”
李鬱點點頭,詢問道:
“蘇浙皖,可有能用的木料?”
“幾乎沒有。”老蒯還特意分析了一下,“蘇鬆常寧的樹種多是水杉、楊樹、柳樹、泡桐。皖南是槐樹、柏樹、紅豆杉,楓樹。浙南有樟樹、鬆樹,還有少數櫸樹。隻有櫸木算是硬木,可用。其餘的毫無價值。”
李鬱停頓了一下,吩咐:
“找幾個商人出麵去浙南買櫸木。給王亶望分潤一份。”
“是。”
……
又走了幾步,老蒯突然說道:
“王爺,若是能夠拿下福建造船就不擔心沒硬木了。”
“嗯?”
“福建山中有楠木,造出戰船十分堅固。當年韃子入關時,鄭氏船隊的主力艦用材就是取自其間。唯一缺點就是貴。”
李鬱笑道:
“貴沒關係,巨艦大炮一出,這造船成本就可以公攤給所有人。”
“記錄一下,派人去福建先踩點,弄清楚資源分布。那邊是清統區,也沒有王亶望這樣的熟人。能買路就買路,不能買路再考慮武力。”
再往前走,是龍骨靜置定型區。
“王爺請看,這艘的龍骨已經靜置了很久,不擔心再發生型變了。工人們現在在給它上船體,上完船體之後是上船板。”
李鬱指著一塊塊有弧形的部件問道:
“提前加工過?”
“對。”
工人們將木材或取直或壓彎,通過烤火和鑄鐵件固定逐漸成型。確保去掉固定裝置後不會出現形變才繼續進行下一步工序。
除了經驗,還需要時間。造船急不來,急不得,否則下水後會出大事!
……
“你們如何固定船體?”
“王爺請看,乃是用這種一字鐵釘。每隔半尺就用一根,保證兩根木料之間貼合。”
“好,凡是能用金屬的部件,儘量都用金屬替代。老蒯,記住我的話,木料會越來越貴,金屬卻會越來越便宜。”
“是。”
李鬱一路仔細的觀看造工序。
船體和龍骨之間用的是榫卯結構,還用了一種接近1尺長的鐵釘。工人們舉著大錘,狠狠的釘至和木料齊平。
“多用鐵釘,船體的堅固程度可以提高嗎?”
“自然可以。”
“那就多用,不夠的讓馬鋼趕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