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天竺
文武百官們聽到朱元璋的解釋後紛紛露出驚奇表情。
在他們看來,這種新型武器的出現將會改變戰爭的麵貌,使得大明更加強大。
然而。
也有一些大臣對火炮持保留態度,他們擔心火炮的產生會導致戰爭更加殘酷,損失更大。
……
另一邊。
金銀島上礦產開發在湯和的帶領下井井有條的進行著。
湯和作為洪武朝最有水上作戰經驗的將領,長期在沿海作戰。
這次帶領隊伍在金銀島上每天加班加點的開采著寶貴礦藏。
湯和在軍中頗有威嚴,不僅在領導力出類拔萃,在業務上也能與專家進行溝通。
他非常注重細節,並時刻關注礦產開發的進度。
他經常與專家和工匠們進行交流,了解他們遇到問題,並提供幫助。
在開采的過程中,不時有倭寇侵略襲擾金銀島。
這群心狠手辣的海盜以搶劫財寶和劫掠而生,他們時常潛入采礦區,企圖阻止大明開采礦藏。
湯和深知這些海盜的威脅,他知道自己必須保護好礦產開發的利益,同時保證團隊的安全。
每當得知倭寇進犯的消息,湯和會立即組織其防守行動。
一天夜裡。
湯和正在與手下檢查防禦布置時,,突然發現一些可疑的動靜。
他們悄悄跟隨聲音,發現了一艘裝滿倭寇的船隻正靠近島嶼。
湯和並沒有立刻攻擊,而是躲在隱蔽處觀察著倭寇的一舉一動,尋找最佳的攻擊時機。
發現這群倭寇並沒有注意到自己即將遭受攻擊,正在得意洋洋的討論著如何掠奪金銀島上的財寶。
湯和立刻發出信號,手下大軍立刻行動起來。
他們悄悄的接近倭寇的船隻,迅速而有效的進行突襲。
湯和的手下都是經過多年戰鬥的老兵,配合默契。
他們的在島上穿梭,利用地形和植被為掩護,迅速接近倭寇。
湯和第一個殺了出來,伸手敏捷,一刀一個的斬殺倭寇,毫不留情。
於此同時。
他的手下也衝了出來,刀光劍影下,他們緊密合作,有的士卒用長矛紮向倭寇,有的用弓箭射擊,有的操縱火藥桶,製造爆炸聲迷惑倭寇。
每一次突襲都是準確而迅速,倭寇根本沒有時間做出反應。
他們被大明軍隊的默契和勇力所嚇到,狼狽乘船逃離。
……
應天府,夫子廟府邸。
朱樉帶著朱柏,拎著裝了一大堆美味佳肴的食盒。
樂嗬嗬的走進了府邸。
剛將手中捧著的酒放下。
林澈用懷疑的目光盯著朱樉好一會兒。
發現這小子眼神飄忽不定,知道他又有事要問自己,裝著沒事,夾起了一塊切得薄如蟬翼的鴨肉,享受了一下,入口即化的美妙感覺。
林澈驚奇讚道:“這鴨子不錯啊,比以前的全鴨宴味道還好一些。”
朱樉聞言臉上頓時露出得意的笑容。
向著林澈解釋道:“現在的鴨子正是膘肥體壯的時候,肉質已然達到了完美的狀態,吃起來香而不膩,味道自然遠超往常。”
林澈聽了這話,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他又吃了幾片鴨肉,過了新鮮勁之後,便開門見山的向朱樉問道:“你小子從來不無事獻殷勤,說罷,又有什麼事想打聽的?”
“嘿嘿,先生果然是先生,什麼都瞞不過您的慧眼。”
朱樉被林澈說破了心思,也沒有半點尷尬表情。
反而還樂嗬嗬的,順勢怕了一記馬屁。
接著才提到自己的問題:“先生,我秦王府的織娘,最近紡出來的線又細,又容易斷。”
“而且織出來的布,隻能製作又薄又透的夏裝,您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為了避免暴露自己偷用了自家先生紡紗機的技術。
朱樉隻能絞儘腦汁的相處這個蹩腳的借口。
不過林澈根本沒有,往那方麵想的意思。
他隻是默默的品了一口葡萄酒。
便給出了答案道:“紡紗線過細的原因很多。”
“紡錘緊了,紡紗用的力氣大了,都有可能導致,紡出來的線不合格。”
“不過你家房娘應該是老師傅,不可能犯下這種低級錯誤,那原因就隻有一個了。”
沒想到,能這麼簡單打探到。
林澈紡紗機紡出來的紗線,不合格的答案。
朱樉趕緊屏住呼吸,生怕聽漏了一個字。
隻見林澈蹲了一下,而後緩緩的道:“紡線不合格,根子一般在原料上。”
“我華夏的棉花多為短絨棉,紡織起來極為繁瑣。”
“若是生長時沒有照料好,就會出現紡出的棉線過細,且容易斷裂。”
“最好的解決辦法,便是從海外引進生長周期短,且容易處理的長絨棉。”
朱樉聽著林澈講述的有關棉花的知識。
瞬間就在心裡確定了,不是林澈的紡紗機有問題。
而是實驗中的棉花不好,才導致紡織出來的線,隻能做夏裝的尷尬。
解開這個個心結。
朱樉便好奇的問道:“先生,這棉花也有長短之分?”
林澈用的少見多怪的眼神,瞥了朱樉一眼。
嗬嗬笑道:“真稀奇,稻穀有旱稻和水稻,棉花有不同的品種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捧著腦袋聽課的朱柏也是不滿的瞪了下,將話題扯偏的朱樉。
求知欲望滿滿的向著林澈問道:“先生,那您說的利於長絨棉,如今在何處?”
林澈對於熊孩子,都非常有耐心。
立刻笑著給出答案。
“長絨棉的種類也有很多,但離我們最近的種植,就在印…不,應該是天竺!”
說起來,阿三門真是占了一片福地。
天竺這個地方,物產豐富不說。
溫帶氣候,非常適合各種作物生長。
其中的優質作物,用數不勝數來形容都不為過。
隻可惜,人不太行。
浪費了這麼適合種田的好地方。
朱柏聽到天竺的地名後,竟是驚喜的問道。
“先生,您說的天竺,是大唐高僧帶著一隻猴子。”
“還有一隻豬一匹馬和一個和尚,求取真經的天竺嗎?”
西遊記的故事,在元末明初已經有了最基本的雛形。
而且通常被作為小兒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