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劉三吾的答案
畢竟,安南如今的局勢,可以用賊民混雜來形容。
朝廷根本沒時間,也沒那麼多人手,一個個將這些叛賊篩選出來。
最好的辦法就是快刀斬亂麻將其一鍋端了。
最終能活下來的,不管其本源是不是反賊,想來也沒膽子再想造反之事。
朝廷這個時候再來收買人心,效果恐怕不是一般的好。
……
密室。
朱元璋捋著胡須,向劉三吾問道:“劉愛卿,不知你覺得秦王和湘王提出的收服安南民心的策略,是否有什麼可取之處?
如果讓朱元璋來選的話,他肯定會選擇朱柏的策略。
倒不是,這條計策有多精妙。
而是他足夠簡單粗暴。
畢竟,根據朱元璋征伐天下的經驗來看。
對於一片剛打下來,其中還潛藏著不少叛賊的新附之地。
想要使其安安穩穩的,臣服於大明的腳下。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趁著大軍還沒走遠,給這些叛賊營造再次反叛的機會。
如果才能將新附之地,不安分因素徹底鏟除。
不過,對於不止打天下你還,治理天下也同樣有一手的朱元璋來說。
他肯定不會用橫征暴斂,來將那些反賊逼出來。
因為這樣做實在是太失去人心了。
根據前人的做法,隻需要一道推恩令,就能讓還有能力反叛的不臣之人,自己先內亂起來。
剩下的,就隻需要大兵壓境就行了。
不過,劉三吾思索片刻之後,卻是給出了相反的答案。
他向朱元璋微微行禮,道:“陛下,依臣看來,秦王殿下的‘釣魚’之策,更適合如今安南的亂局。”
朱元璋對劉三吾的回答有些意外。
他饒有興致的問道:“不知愛卿如何認為老二的計策,更能收服安南民心?”
“陛下,因為如今的安南,已經經不起一場大亂了。”
你三五仔細給朱元璋解釋道:“當年安南朝廷統治崩潰,因此給了伱我大明收服故土的機會。”
“而我大明能夠輕易設立交趾布政司,也是因為當地民生凋敝,叛軍無力掀起波瀾。”
“哪怕過去了八年,安南的民生依舊沒有恢複,所以那些叛臣再次舉起反叛旗幟,也不過是閃爍的熒光而已,頃刻間便被我明軍掐滅。”
劉三吾雖然沒有正麵角度,說朱樉的計策有多好,不過朱元璋依舊明白了,劉三吾所要表達的意思。
那便是剿滅安南之賊容易,可是戰後的治理卻是一大難題。
如果再次掀起大戰,即便大明打贏了。
可安南岌岌可危的民生,將會徹底崩潰。
大量百姓必然會為了躲避戰亂,而逃入山林之中為匪患。
留在家鄉的百姓,也會因為戰亂摧毀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家鄉。
而成為恐怖的流民,然後席卷安南全境。
大明如果想要平複安南的民亂,就得從本土運送糧食,來賑濟安南百姓。
所需要的糧食,恐怕連戶部侯友文都沒辦法籌集。
朱元璋想清楚這個道理後,不由的感歎道:“還是愛卿心思縝密,所思所想皆是長遠之計。”
“而咱隻想著武事,卻忘了安南如今的環境,與我大明有所不同。”
“如若強行將平日平亂的經驗,用到清除安南叛亂上麵,恐怕將會鑄就大錯啊。”
此事掛不得朱元璋,實在是他平定安南時,沒有像其他時候一樣禦駕親征,平日裡又多關注漠北,所以不知道當地具體情況。
隻是,麵對朱元璋的褒獎。
劉三吾卻是搖頭一笑道:“陛下謬讚了,林先生港愛已經指出了,兩位皇子計策中的不足。”
“臣不過是借著林先生的說法,將他沒有講出來的東西,稍作補充而已,算不得什麼。”
朱元璋心知劉三吾不是在謙虛。
不過,跨出口的話若是收回,怕是會傷了老臣之心。
他淡淡一笑:“能為林先生查缺補漏,可不隨什麼人都能做到的,愛卿勿要謙虛過剩。”
劉三吾口中連稱不敢。
不過心底裡,卻對朱元璋的誇獎頗為受用。
而朱元璋再向劉三吾問完之後,又看向正在坐記錄的朱標。
笑著問道:“老大,不是你可有快速收服安南之良策?”
朱標聞言連忙停下筆。
但他卻有些尷尬的說道:“父皇,兒臣對安南之事不甚了解,還是不獻醜了,不如還是聽聽林先生的高見吧。”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好大兒,每日都被朝政纏身,不可能做到麵麵俱到,清楚大明每一個地方的情況。
所以也就沒有說什麼苛責的話,隻是點點頭吧,靜待林澈開始講課。
隔壁。
林澈在聽完朱柏的反駁後,總算明白這小子的邏輯了,他不由的失笑反問道:“你可知道,如今安南的漢民有多少。”
朱柏不明白,林澈威聲問這種不相關的問題。
隻是他聽了林澈的課,回去翻了一些典籍才知道大明還有安南這個地方。
哪裡研究過,安南的漢民的數量。
他還有些不解的反問道:“先生,我華夏之地,難道還有不是漢民的百姓嗎?”
都不用出手,朱樉就給了說傻話的朱柏一個腦瓜崩。
沒好氣的訓斥道:“你小子的書是怎麼讀的?我華夏包羅萬象,怎麼可能僅僅有漢民!”
朱柏被敲得腦瓜子嗡嗡的。
不過卻不敢反抗朱樉,隻能向林澈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然而,林澈可懶得管,他咳嗽了一聲道:“如今安南的漢民隻占有總人口的一半,剩下的都是當地的土著。”
“因為同宗同源的緣故,這些從秦漢時代,繁衍下來的漢民,真是大明統治安南的基石。”
說到這裡,林還特意解釋了下,漢民為基石的原因。
比起安南本地土著,會更加遵從漢家法度,主動向朝廷繳納稅賦。
隻求此地由大名做主,使他們不再受安南土著的賊子欺壓。
本來還隻顧著委屈的朱柏,立刻意識到自己的計策,犯下一個子民的錯誤。
在安南的漢民都主動納稅的情況下,橫征暴斂首先受害的,就是這些大明統治安南的基石。
到時候,不等安南的土著舉起反旗,恐怕漢民自己就先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