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女真崛起的原因
接著。
朱樉看向林澈,請教起了下一個問題:“先生,營造之術除了天賦之外,全靠經驗積累。”
“若是想要培養出,能夠支撐起新工部的官吏,朝廷恐怕得花費不少錢財。”
如今大明朝工部的官吏,不少都借著朝廷籌建的工程練手。
好在有經驗豐富的老臣撐著。
不少工程雖然花費頗多,但總歸能夠順利完工。
然而若是從頭培養,精通營造的人才。
朝廷就得做好,籌劃之工程鬨出亂子,甚至是失敗的準備。
少不得要燒不少銀子進去。
“大工程燒錢,難道不能從小工程開始?”
林澈奇怪的看著朱樉,都不知道這小子腦子咋想的。
喝了口酒笑道:“工程之事,規模雖然各不相同,但它們施工的規範,以及期間注意的事項都是相同的。”
“就好比我之前說過的,比如紡織廠和船廠之類的大型工廠,隻要將其建好,就能積累下不少經驗。”
此言一出,朱樉臉上不僅露出見鬼的表情。
他心虛的瞟了林澈一眼,還以為自己家先生,卜算出了他偷記圖紙的事情。
同時琢磨起了,如果先生問起來,該如何向他解釋。
好在林澈臉色沒啥變化。
朱樉才將懸著的心落了下來,卻是佩服起了林澈的遠見。
原來自家先生,很久以前早就知道工部存在的問題了。
而且,他還想好了應對的策略。
畢竟從零開始建立起一座工廠。
然後再負責管理工廠的生產,和原料供應之類的事情。
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積累營造經驗的辦法。
隔壁房間裡的朱元璋三人。
此時也都是被林澈的計策,震驚的合不攏嘴。
都沒料到,原本被他們用來造福萬民,順便沾光流芳千古的工廠。
居然還附帶有,給新工部官吏練手的作用。
剛才還懷疑過林澈計策的劉三吾。
老臉上儘是慚愧:“林先生高瞻遠矚,目光長遠絕非尋常人可及。”
“而我卻短視的認為,他的計策存在不完美之處,唉——”
朱元璋聽到劉三吾的歎息,臉上也有些燒的慌。
他剛才覺得,林澈提出的計策雖好,不過卻是個不實用的花瓶。
沒想到人家是走一步看一百步的存在。
早早就計劃好了,關於工部改革的一切準備。
這種超乎常人的遠見,愈發做實了老大太子說的林澈乃是謫仙的身份。
房間裡吃喝的林澈,還不知道朱元璋和劉三吾,都把他當成了目光長遠的仙人。
“工部革新之事,就先講到這裡。”
林澈跟朱樉聊了些,有關新工部的規矩,與人員篩選機製。
接著便向朱樉和朱柏問道:“你們可還有其他問題?”
“若是沒有的話,咱們今天的課,就順著前天的作業來講吧?”
說到作業的話題,朱樉和朱柏神色都有些難看。
所謂的作業,便是前天談及的高麗時,林澈順嘴提了句女真韃子的事。
還讓他們琢磨狗韃子如何能坐大?
有大唐為例,蠻夷如何崛起倒是不難猜出。
不過,想到如今還匍匐在大明腳下的狗。
在兩百年後,居然將大明取而代之,導致華夏再次淪落在韃奴的鐵蹄之下。
朱樉兩人心裡就堵得慌。
恨不得搶先一步,將這些反噬主人的惡犬先滅了族。
深吸了好幾口氣,朱樉調整好憤怒的心態,語氣低沉的彙報起作業:“先生,在我看來女真韃子能崛起,原因無非有二。”
“其一便是,您說的遼東精銳,與倭奴大戰後損失慘重。”
“所以對韃子肆意兼並,其他勢力的行為,都當作視而不見。”
草原蠻夷想要崛起,唯有相互吞並一條道路。
所以朱樉便輕易猜到了,韃子能坐大的原因之一。
稍微停了片刻,他又繼續說道:“至於第二個原因,我認為應該和文臣有關。”
“您說過我大明中後期,軍費被層層盤剝之事。”
“想來這些銀子,就是用來打韃子的,隻可惜沒能到將士手中,以至於我大明有此劫難。”
朱樉說這些話的時候,語氣不自覺的變大。
到了最後,語氣中都多了幾分殺意。
顯然還是無法接受,韃奴再次橫行中原之事。
“你隻說對了一條。”
林澈聽完朱樉的分析,對他的答案不是很滿意。
哼了一聲道:“你將那些武將想的太好了,也把蠻夷想的太強了。”
“這群韃子造反時,不過區區十三副鎧甲,還是用其祖父的命,跟朝廷換來的。”
“他們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和遼東武將養寇自重不無關係。”
在與倭寇的戰爭中,遼東精銳雖然死傷不少,不過,其勢力還能吊打建奴的。
隻可惜,當時的遼東武將之首李成梁。
光想著依靠養寇自重,多刷點軍功,用朝廷賞賜的銀錢,將損失的精銳補回來。
根本沒意識到,韃子後來會對大明造成多少苦難。
畢竟蠻夷諸部相互兼並,旋起旋滅的情況太普遍了。
沒人想過,跪在李成梁腳下最忠心的狗,會舉起反明的大旗。
林澈簡單的給朱樉兩人,講了下李成梁與建奴的前世今生。
朱樉瞬間情緒有些失控了:“害得我大明喪於蠻夷之手的人,叫李成梁是吧?”
“先生,伱可知道此人先祖是誰?如今在我大明朝擔任何職位?”
很顯然,朱樉是打算從源頭解決問題了。
“你以為殺了;李成梁的祖先,就能杜絕後世邊將養寇自重之舉嗎?”
林澈伸手給了朱樉一個腦瓜崩,提醒他清醒一點。
接著解釋道:“李成梁總領遼東兵馬之事,可是創造了大明兩百餘年,在遼東之地對蠻夷未曾有過的大勝之局。”
“他手下養過不少蠻夷部當狗,女真便因其出身之地,被世人叫做建奴。”
“不過這些部族,在李成梁的手下待的都不長久,基本上都是稍有實力之後,便被李成梁宣布成叛逆,然後借了他們的人頭向朝廷報功。”
這一套割韭菜的招數。
李成梁用了五十年,從來沒有遇到翻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