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馬皇後的領悟
“萬事居於百姓之前,但百姓卻感覺不到利益受損。”
正在牆外偷聽的馬皇後渾然不解。
要是如此的話。
豈不是與儒家、法家的思想共通了。
然而林澈的下一句話,立刻給出了解釋。
“這個理解不同於,儒家的王者至尊,萬事君在民上。”
“也不同於法家的集權思想,將百姓作為工具。”
“即算當今也一樣適用,稱得上是真正的治國之道。”
朱家父子聞言,不由自主的擺正了身子,目不轉睛尤為認真。
“最後一句是重點: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與其不爭,故而天下莫能與之爭。”
“所以天下人擁戴他,而且不會感到厭倦,因為他不與百姓相爭,故此整個天下就沒有人能與他相爭。”
“這裡說的,還是‘不爭’。”
林澈躺在搖椅上兩眼微閉,享受這陽光的沐浴,優哉遊哉:
“但,這裡的不爭,不同於前文的不爭。”
“剛才說的是不與規律相爭,這裡說的是不與百姓相爭。”
“君王和百姓,對應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群體,因此這一章闡述的是。”
“聖人君主之道。”
“上位者的不爭。”
“倘若陛下沒興趣,可以先行回去了。”
此言一出。
朱元璋虎目圓睜,差點咬了舌頭,哪想到林澈擱這等著自己。
還好沒有回宮,不然虧大了。
這家夥滿肚子壞水啊。
明知道佛家和道家,兩者水火不容,還偏偏把最重要的東西放在最後才說。
擺明了要惡心心自己,同時加以考驗。
把咱算計的明明白白。
真行。
一念至此。
朱元璋的態度極其認真,方才的漫不經心早已不見。
“林先生請講。”
“咱聽著呢。”
“愛聽,好聽,咱喜歡。”
對於老朱的言不由衷口不對心,林澈忍不住微微搖頭,卻也拿他沒轍了。
裝逼是真能裝逼,從心也是真挺從心。
隻能說,不愧是白手起家的皇帝,完美詮釋了大丈夫能屈能伸。
可真有你的。
“不與規律相爭,適用於謀略之道。”
“而不與百姓相爭,適用於博弈之道。”
林澈兩手一攤。
“如果能講這兩處不爭的思想,真正的融合到一起,也就看到了不爭的真正含義。”
“想要不爭,就先要做到不待。”
“不待?”
朱元璋屏息凝神。
“對,就是不待,也是莊子所說的無待。”
林澈隨意道:
“當你真正脫離於規則,超脫與規則之外時,會發現自己變得沒有任何弱點。”
“一個人隻有做到不怕失去,才能看到萬物變化的規律。”
“而這個時候,就要推算演變的順序,然後做到為而不爭。”
話落。
朱元璋看向林澈的眼神充滿了不可思議,竟是莫名有了一種悟道的錯覺。
“咕咚。”
卻見他艱難的吞下口水,趕忙雙手抱拳施了一禮。
“先生教咱。”
“該如何推算演變。”
“又任何以‘道’的視角看清一切。”
沒有任何弱點的誘惑太大,讓朱元璋徹底不淡定了。
與此同時。
他也終於想明白了林澈之所以沒有破綻,不光是因為不怕死,更是參悟了大道本源。
在往誇張一點說,那便是推演出了天地變化。
“這個概念我沒辦法教你,並非我藏拙,而是伱不配。”
林澈無可奈何歎了口氣:
“很多東西,教不會的。”
“你可以悟到,便能一步入聖,反之,悟不到,窮極一生亦是無用。”
“既然你提出了要學,就證明了你的悟性極差,根本沒有自己的感悟。”
“我講的再多,你聽的再多,也都是無用功,還是彆湊熱鬨了。”
聽完了林澈的一席話,朱元璋臉上的笑容僵住了,取而代之的是無儘的失落。
雖然這些話紮心又刺耳,但不得不承認說的有道理。
所謂聖人之道,豈是想學就能學會?
真若如此的話,聖人都能直接量產了。
“罷了,我再總結一下,聽懂就聽懂了,沒聽懂也彆再問。”
見老朱愁容滿麵的樣子,林澈擺正了身子,正色道:
“其實人生在世,就像是趕大集一樣。”
“所有人都在被大勢推著前進,很多時候,自己無法決策。”
“人流把你衝到哪,你就到了哪裡。”
“就如同這個世界的演變一樣,隻能無可奈何的矗立於人世間。”
“而一旦產生爭搶,進入爭搶的狀態,機會被人群所淹沒,被卷到規則之中。”
望向驚愕的朱家父子,林澈笑了笑:
“墜入了欲望的深淵裡,眼前隻剩下一片迷霧,便是你們現在的狀態。”
“但,不爭的人則能夠順著人流而為,隻需要站在一個合適的位置。”
“這股勢,自然會推著你們前進。”
“爭鬥i凡夫俗子之法,能夠先天下為而為,這才是真正的大爭。”
“也就是所謂的為而不爭。”
林澈起身伸了個懶腰,目光如注,眼神堅毅。
“不與人爭,不與規律相爭。”
“因為順勢,自然也就不用去耗費心神的爭。”
“可懂?”
話落。
鴉雀無聲,一片震驚。
不光這邊的朱家父子震撼到了無以複加,就連另一邊的馬皇後都是坐不住了,突然參悟到了什麼,但又好像沒有明白。
跨越認知的智慧,缺少了中間的自悟。
即便可以聽懂,但也不一定能悟。
或許這就是真正的‘道’。
念及至此。
馬皇後豁的一下站了起來,腳步匆匆來到圍牆的跟前,麵朝林澈聲音的方向,欠身行了一禮,舉手投足間敬意滿滿。
“順勢而為,不參與爭鬥。”
“像水一樣順溜而動,可潤澤萬物,也可淹沒一切。”
“所以這也是‘上善若水’的意義。”
“林先生大才。”
“本宮歎服。”
一旁,徐妙雲不敢怠慢,趕忙來到前方效仿施禮,由衷道:
“小女子拜謝林先生。”
“謝先生指點迷津。”
全都是一些最質樸的大道,內有晦澀難懂的描述,簡單講了一下《道德經》的兩章,卻能概括了人間的真理。
這驚世之才,無法言語形容。
遠遠超出了凡夫俗子可理解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