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校醫院要改革?(1 / 1)

熱度這麼高,北楓自然是火了。

看女主播這件事情,其實外界也隻是當樂子。

就好比曆史人物的怪癖一樣,沒人會指責,隻是當做談資罷了。

所以接下來的假期,北楓走在街上總能收到路人友好的招呼。

甚至有鄰居跑到自家,給自己介紹相親對象。

而北楓身份暴光,各種采訪什麼的自然不在少數。

而孩子的父母,也帶著禮物鄭重的前來拜訪感謝。

對方是個敞亮人,知道北楓不要錢,送的禮物格外貴重。

讓北楓都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對方並不覺得貴重。

畢竟就算再多的錢,也比不上他孩子的命。

而除此之外,天海市機場的領導也來到了北楓的家裡,送上重禮向北楓表示感謝。

之前的意外,把機場上下都差點嚇死。

孩子要是真的去世了,從上到下都得擔負責任。

如今孩子一切正常,要不了多久就能出院,隻能說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北楓可以說是他們機場的救命恩人了。

自然是要表示感謝。

而與北楓一同爆火的,自然是星辰學院的醫學專業。

之前聽心音,可以說是醫生的基礎技能。

星辰學生能聽出來,可以說是細心,也可以說是運氣。

但這次的手術自然就不一樣了。

就算是很多拿到了醫師執照的醫生,也未必敢在那種環境下,當機立斷的做手術。

更是未必能有北楓的應變能力,比北楓做得更好。

一個大二學生就有如此水平。

自然是徹底得到了業界內外的認可。

讓星辰醫學專業,徹底棲身華夏醫學專業的前列。

而除此之外。

星辰新區也跟著再度爆火。

一座城市最能吸引人的,除了經濟和工作崗位之外。

最受重視的,自然是教育和醫療。

教育關乎前途。

醫療關乎生命。

星辰新區本就因為師範專業學生的優異表現而備受矚目。

而如今,星辰醫學專業的學生也表現出了強悍的實力。

大二就這樣了。

那等醫學生畢業後進入星辰附屬醫院,自然水平更高。

而生活在星辰新區,自然能最便捷的享受醫療資源。

於是,星辰新區的熱度瘋狂攀升。

星辰一品他們買不到,但彆的地產商也正在蓋房子。

有不少看上新區資源的天海市人和外地人,甚至都打算冒風險購買那些剛剛立起地基的房子。

不過天海市並不短視。

已經看出了星辰新區的潛力。

自然不允許這裡出現爛尾房。

所以在星辰新區地塊,在大樓主體改好前,禁止預售。

就算等主體蓋好了,可以預售了。

也要嚴格按照監管來使用資金。

這讓各家在星辰新區拿地的地產商,都是痛並快樂著。

快樂自然是因為彆的城市需求不振。

天海市卻逆勢上漲。

星辰新區的房子,更是看起來供不應求。

讓他們有利可圖。

痛自然是因為星辰新區的要求太多了,而且管理真的很嚴格。

讓他們無法像之前那樣肆意妄為。

……

時間一閃而逝。

眨眼寒假便是要結束,即將開學。

葉辰這個校長,也是已經結束了有點波折,但結局不錯的海北之旅。

之前的熱搜,葉辰也看到了。

那個名為北楓的醫學生表現,非常不錯。

在沒有完善器材的情況下,竟然能做成手術,的確是優秀。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北楓醫者仁心的品質。

在如今這個社會環境下,北楓作為一名醫學生,能下定決心給孩子做手術,的確是冒了巨大風險的。

不過正如北楓所預料的那樣。

如果北楓救人被訛,葉辰這個校長肯定不會不管。

葉辰之前就曾跟學生們說過,善良不是錯。

如果自家學生在行善的過程中被訛詐。

不用怕,學院會用儘一切辦法提學生們出頭。

以星辰學院如今的影響力,完全有資格說這種話。

很快,葉辰便是開始思索星辰學院本學期的發展計劃。

各個專業發展都不錯。

尤其是這兩年的新專業,不少學生都嶄露頭角。

像是師範專業,便是名氣很大。

引得初三高三升學學生的家長瘋狂熱捧。

為了學生考慮,等開學倒是可以做一個私教平台。

星辰學院不抽成,隻為了保證學生的權益。

學生們如果想要上私教課賺錢,就可以直接在平台上接單。

而有需求的家長們,也可以繳納保證金,寫清楚信息,學科,年紀,男女之類的信息。

這樣無疑是更便捷也更安全。

如果學生上私教課的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學校也能第一時間理清頭緒,采取措施。

同時,上個學期葉辰也跟金融專業的主任聊過。

這個學期就可以開始讓學生們練練手了。

拿個一億搞個基金。

一千名學生一人十萬的額度。

這既是讓學生們練手,提前嘗試詭異莫測的金融市場。

也算是他們將來畢業成績考核的一部分。

根據收益率來排名。

具體怎麼搞,到時候還要跟金融專業的主任商量一下。

畢竟即便對星辰學院來說,一億雖然不多,但也不算小錢了。

而除此之外,醫學專業的學生,是否也要為他們準備一些什麼?

但想想又不太合適。

畢竟學生們還無法考核醫師資格證。

北楓那種情況,屬於見義勇為,事急從權,所以不會被醫療機構追責。

但如果主動讓學生提前給病人看病,做診斷,開藥什麼的。

那可就是慫恿學生無證行醫了。

這不是培養學生,這是送學生去牢房。

所以看起來,醫學專業學生想要實習崗位,還是得等實習進星辰附屬醫院了。

葉辰正思索著。

辦公室的房門被敲響。

很快,一位滿頭白發,卻看起來格外精力充沛的老者便是邁步走了進來。

葉辰當即起身,邀請對方坐下。

說曹操曹操就到。

來的正是臨床醫學專業的主任張孝潛老師。

對方已經七十四歲,但依舊精神健碩。

而對方的履曆更是大的嚇人,是另一個平行時空華夏臨床醫學的先驅,說一句臨床醫學之父都是不為過。

對於這樣堪稱為國為民奉獻一生的大佬,葉辰自然是格外尊敬。

“張主任怎麼來了?”

葉辰笑著為對方泡茶,開口問道。

聞言,張主任也沒賣關子,說出了自己的來意:“校長,各個專業都有著學以致用的教學條件,我和醫學專業的老師想了想,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要是也能有學以致用的條件,一邊學習,一邊實踐,互相印證的話,能讓學生們更快成材。”

葉辰聽到張主任的來意,當即笑的更加開心:“張主任跟我想到一塊去了。”

“醫學關乎人類健康,臨床醫學可以說是學院裡我最重視的專業了。”

“而那個名為北楓的學生表現,更是讓我眼前一亮。”

“我之前也在思索,該如何給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但發現受限於法律法規,不太合適……”

“畢竟想要獨立給病人看病,便需要執業醫師執照。”

“而想要靠執業醫師執照,則需要在大型醫院裡有一年的實習經驗。”

“而成為實習生也有門檻,需要醫學生學完自己所在方向的所有基礎科目。”

“學生們無論哪一點都不滿足。”

聽到自家校長沒忘臨床醫學專業,反而格外重視,甚至記住了自家學生的名字。

張主任臉上滿是笑意。

至於葉辰的擔憂,張主任和一眾老師們早就商量出了方法。

“去不了大醫院當實習生也無所謂,因為我們本來就不看重什麼實習履曆。”

“我們在意的,終究是學生能否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觀察病人的情況,做出屬於自己的判斷。”

“但人體複雜多樣,相同的病症,可能在不同的人身上,就會出現不同的症狀。”

“紙上得來終覺淺,唯有更多的接觸形形色色的病人,學生們才能更深入的了解醫學,通過課本之外的知識,來提升自身的水平。”

聽著張主任的話,葉辰點了點頭。

張主任的話的確有道理。

書本上的知識,和現實是有一定區彆的。

有的區彆甚至大到離譜。

比如現在的Windows,都到都到第十一代了。

結果很多大學的計算機課本上,教的還是xp係統。

而有些教軟件使用的,書本上的軟件版本還是1.0版本,現實之中可能都已經8.0了。

有的軟件,甚至已經被行業拋棄,被新的軟件取代了。

教材如此,老師也是如此。

很多專業課的老師其實都沒有該行業的從業經驗,講課自然是不接地氣,很難給學生帶來真正有用的經驗。

而這便是星辰學院的優勢。

老師都是行業大拿,教材也全是係統提供的最新教材。

但即便如此,跟現實可能還是有所區彆,需要實踐出真知。

不過問題就在這了,該怎麼實踐?

葉辰困惑的看向張主任。

而張主任輕輕一笑:“我和臨床醫學專業的老師討論了一下。”

“認為我們可以在校醫院上下功夫。”

聽著張主任的話,葉辰微微一愣:“校醫院?”

葉辰不理解。

絕大多數學校,都有校醫院。

就算是小學初中都有校醫。

這是強製規定。

況且幾千人甚至上萬人的學校,出現個感冒發燒很正常,有校醫院能方便學生看病。

不過除了少數牛逼的醫學院之外。

大部分學院的校醫院,說是大點的診所都不為過。

也就是打個針吃個藥,看個感冒發燒流鼻涕,縫合清洗一下傷口。

真正優秀的醫生,根本不可能在校醫院,太沒前途。

自家星辰學院也一樣。

也有校醫院,並且招聘了足足十位醫生,但水平也就那樣,就是圖個應急。

最重要的是,就算是校醫院不重要,那也必須是執業醫生才能給看病,不然還是無證行醫,一舉報一個準。

而且貿然讓醫學生給整個學院的學生看病診斷,也是對全校師生的不負責。

畢竟醫學生終究才大二,還沒學完。

萬一判斷失誤,大病沒發現當小病治了,那可就麻煩了。

這和廚藝不一樣。

畢竟廚藝隻要不下毒,肯定吃不死人。

……

張主任知道葉辰的想法,當即笑著解釋道:“當然不是讓學生獨立接診。”

“而是我們打算嘗試一種新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校醫院來了病人,先分配到學生那裡做預診分流,詢問狀況,做出判斷,該做什麼檢查……”

“搞完這一切之後,學生們再把自己認為是什麼疾病,該如何治療,開什麼藥之類的寫在問診係統上。”

“然後病人就可以去科室麵對真正的醫生。讓學院的老師,或者外聘的醫學教授看一眼病人,查看病人情況是否屬實,然後再看學生的判斷是否正確,開的藥是否對症。”

“如果是對的,教授直接按照學生的來,給病人開藥寫病曆。”

“如果是錯的,那教授就直接重新給病人問診開藥……”

“而學生這邊也能收到錯誤報告,知道自己的判斷錯在哪裡,積攢經驗。”

“……”

葉辰挑了挑眉毛。

說得好像有點道理。

但這不是鑽空子麼?彆的醫院,分診櫃台都是護士。

問病人哪不舒服,從而告訴病人該掛什麼科。

而張主任的意思,就是直接讓學生頂替了這個崗位。

直接問詳細病情,讓病人提前做檢查,然後偷偷做出判斷。

再交給科室裡的醫生審核決斷。

不過這麼做,是不是太耽誤病人時間了?

葉辰有點猶豫。

張主任估計是猜出了葉辰的想法,當即接著開口說道:“校長,這可一點都不耽誤病人的時間。”

“比如許多病人哪裡不舒服,亦或是要做產檢之類的。”

“自己也知道去看醫生後,肯定要做什麼檢查,但沒有醫生開單子,他們根本沒辦法提前做。”

“所以病人隻能先排隊,好不容易見到醫生,才拿到檢查單子,去抽血,去做CT,做B超。”

“然後做檢查又要排隊。終於拿到結果了,然後再排隊複診去看醫生……”

“而有了自家學生做分診,首先數量夠多,病人不需要排隊,這個病需要做什麼檢查確認情況,學生就能提前給病人開單讓他們去做檢查……”

“搞好之後,學生確認了情況,病人就可以直接去看醫生得到最終診斷,而不是要複診兩到三次,一直在排隊等待。”

“大家現在提到去醫院就頭疼,就是什麼都要排隊,而且排好幾次。”

“我們這樣做不僅提高了效率,還能縮減醫生的工作量。醫生的時間不會再被浪費在重複性工作中,而是省去一切繁瑣,直接給病人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