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活兒的十三天(1 / 1)

先不說錯不錯,僅從彈幕中表現出來的內容來看待,陛下對太子是極為寵愛的。

凡是認識字的人都能注意到天幕播放過程中傳遞出來的信息,自然而然的,李世民就獲得了各方的視線。

相對於他人的目光,李世民沒有去在意。他現在都沉浸在長孫皇後去世的悲傷中,觀音婢怎麼就病重了?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和皇後有著濃厚情誼的李世民很想要知曉具體的時間,可是天幕內並沒有告訴他。

還有承乾足疾又是怎麼回事?這種情況真的讓李世民感到愁苦。

未來那樣糟糕的狀況真的會發生嗎?他有些不想要相信,可又不敢不去相信。

以至於他連彈幕稱呼他“二鳳”都沒有空去關注了,畢竟獲得到的訊息將他都淹沒了。

無論是私引突厥,還是暗殺胞弟,亦或者逼宮造反,都令人疑惑,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好好的太子乾出這荒唐的事。

即使是足疾,他也沒有廢他。就算是天幕內沒有透露,李世民也可以肯定他不會因此就廢寄予厚望的太子,畢竟他不止是太子,還是他與觀音婢的愛子。

他的情緒令周圍的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以及魏征等人都可以清晰感受到,理所當然的也察覺到他沒有感到生氣,隻是煩惱和不解。

這樣的狀況,長孫無忌有點想要說什麼,但天幕又繼續播放起來。

【接觸到李承乾目光的劉據對著他溫和的笑道:

“想要坐穩太子之位沒有什麼問題,但一些事情還是需要顧及的。”

隨著他的聲音落下,旁邊的胤礽也開始說道:

“有損國家利益的行為絕對不能做。”

似乎是聽進去了他們的話,又似乎是沒有將他們的話放在心裡。

三個人對視了一眼,又各自偏過頭,把視線放在虛空,統一發表自己的意見。

“但這並不代表屬於我們的太子之位就不該維護。”】

“維護地位正常,可也要看看是什麼樣的手段啊!”

“馬上就是劉據的了,也不知道他打算怎麼說?”

“……”

和彈幕同樣想法的還有漢武帝劉徹,他也是真心沒有想過劉據會出現在天幕裡。

在看到他的名字時,他都忍不住看向身邊的衛青,然後也發現衛青眼睛裡也是意外。

這令他忍不住感歎:“這都叫什麼事啊!”

衛青關注更多的是諡號的問題,不過他還是對著劉徹說道:“陛下不用擔心,有些問題早點知曉可以早點解決。太子現在年歲還小,隻要多加引導,那些問題或許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避免。”

劉徹聞言,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愛卿說的朕都知道,但有些事情沒辦法避免。”

衛青聞言心裡清楚劉徹的意思,如今隻希望天幕裡的劉據彆做什麼離譜的事。

想著這些的他注視著天幕,又看到了漂浮過去的文字。

“雖然剛才已經說過了,但還是想說多顧及顧及心理因素。”

“就古代那種情況,想不開是正常的。”

“……”

將此記在心中的他,目不轉睛的等待接下來的內容。

【一身華衣的劉據心態格外平和,仿佛是在自述過往的經曆。

“原本我是沒有想要成為太子的。”

“我本是庶長子,卻因母後得父皇寵愛立為皇後成為嫡長子。”

座位於中間的胤礽似乎頗為不讚同,張口想要說什麼,又收回視線低頭飲用茶水,遮住表情。】

“老二,你是不是翻白眼了?”清朝還在觀看天幕的胤禔注意到天幕中胤礽的表情忍不住諷刺道,“那可不是太子該做的表情。”

“孤有沒有翻白眼孤知道,不用你提醒。”胤礽對胤禔的挑釁不放在眼中,不過這話老大說的確實沒錯。天幕裡的他有翻白眼的跡象,隻是他也明白對方為何會如此。

畢竟,史書裡記載的是因為太子劉據的出生,衛子夫才從夫人的身份成為皇後。

結果劉據那麼說,又如何能得到讚同呢?若真是因為寵愛成為皇後,那為什麼早不封晚不封,偏偏劉據出生才封呢?要知道,在那之前,還有三個公主出生。

但這些胤礽沒有辦法說給對方聽,天幕裡的他也沒有任何的開口。

儘管有可能是這屬於對方的專場,貿然打擾太過失禮了。

【劉據沒有去管胤礽的神色和行為,他繼續說著那些過往。

“時年我才七歲,不懂如何做太子。”

“但父皇對我寄予厚望,我該叫他失望嗎?”

“不,於是我在那些德高望重的文學之士下進行學習。”

“從《公羊》到《穀梁》,結交朋友不問其出處。”

“所有人都說我‘仁慈寬厚,溫和謹慎’,父卻言我不像他。”

“身為太子,未來國君,不可太過仁慈,要依法治理。”

“母後告訴我,擅自有所縱容而寬赦罪人,長此以往會引發禍事。”

“我沒有放在心上,太子不就是要做屬於太子之事嗎?”】

“就算是要做太子之事,該聽的話還是要聽的。”劉徹對衛子夫說的話還是感覺有道理的,他凝視著天幕對衛青有些感慨,“你姐姐是個明白人。”

不管是天幕內劉據的講述,還是這些年來對方的行事作風都能夠看出來。

隻是劉據提到的《穀梁》,劉徹眉頭緊皺,他可不記得有讓他去學習這學說。

衛青也知曉劉徹請那些文學大儒是去教導太子學習《公羊》的,大家都清楚當今陛下對學說的喜好,如今太子公然陽奉陰違,還主動在天幕暴露出來。估計等這次天幕結束,又要發生一些事情了。

希望到時候能順利解決,雖然太子仁厚對國家來說是件幸事,但有些想法真的有些太過天真。

似乎是應對他的想法,天幕裡的劉據情緒逐漸發生了變化。

【“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體諒百姓的困苦,為不該施以重法的人進行平反”

“然後不讓父皇擔心誤會。”

忽而,劉據的聲音裡夾雜著不甘,又仿若釋然。

“然我忘記了不是所有人認同我的政見,也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我做太子。”】

【他將身體靠在椅背,語氣有些飄忽,還有些痛苦和惆悵。

“他們利用各種各樣的手段,隻為達到目的。”

“背後構陷是小事,巫蠱詛咒是大事。”

“小人借此進行妄言,又以炮烙之刑逼供認罪。”

“頓時,天下百姓惶恐紛紛,開始互相誣告。”

“轉眼間,牽連數萬人。”

“父又因年邁生病,恰逢小人在我宮中挖出人偶,更加確信巫蠱之術。”】

巫蠱之術?

劉徹以為是他聽錯了,他把目光移到衛青的身上,指著天幕問道:“上麵是不是說朕迷信巫蠱了?”

怎麼可能?不等衛青回答,他就否定了此事。但瞧著衛青和宮人的反應,好像他真的沒有聽錯。

難道就連他也會犯年老糊塗的大錯嗎?

此時正值壯年有著雄心大誌的劉徹不相信他真的會那般,但有些事不是他不相信就不會發生,如今天幕播放出來也隻是提醒,避免日後可能會發生的災禍。

他深呼吸口氣,將驚疑的心情壓製下去,沒有去管在聽到這些內容變得惶恐不安的宮人。

現在,他倒是要看看,還會有什麼?

在旁邊的衛青注意到劉徹調節好狀態又重觀天幕的行為後,也按捺住充滿疑惑的思緒,將視線投放在天幕。

隻是,他心裡有點擔心宮外的那些百姓們聽了這些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哪怕天幕裡講述的是陛下年邁之時,但百姓們可能不會管此問題。

如今隻希望千萬彆發生大的衝突,也希望天幕可以快點結束。

要知道現在還是攻打匈奴的時間,若是被那些有不好心思的人加以利用,或許會造成一些影響。

想到這裡,衛青不禁有點惆悵。旋即,他又強打起精神,看著天幕中的人。

【在經過回憶敘述過後,劉據咬緊牙關,仿佛是下定什麼決心。音樂也在繼續進行著,屬於他的聲音也再次出現在眾人耳邊。

“如此的情景我怎麼忍耐,試圖向父皇證明清白,卻被阻礙無法見麵。”

“難道我就要這樣坐以待斃,承認莫須有的罪名嗎?”

“當然不,沒有辦法也要想出辦法!”】

隨著這段話的出現,所有人都感覺背景音樂變得急促起來,仿佛有什麼不好的事降臨。

果不其然,劉據接下來的打算證明了他們的想法。

【他宛若做出決斷,隻是情緒裡還夾著些許猶豫,但那點忐忑最後被隱藏在背後。

“於是,我開始矯詔、起兵、假傳聖旨,把太子不該做的事情全都做了。”

“然父依然不見我,就連民間也都說太子謀反”

“以至於最後家人、門客全部遇害,我也落得個身死他鄉的地步。”

說到這裡,劉據唇角泛著些許苦笑,澀然。】

“太子死了?”劉據的結局是誰都沒有預料到的,和清朝的愛新覺羅·胤礽以及唐朝的太子李承乾完全不同。

雖然還沒有從那兩人口中獲得結果是什麼,但給人的感覺是沒有劉據的情況嚴重。

事實也確實如此,隨著劉據的講述結束,在他對麵以及身側的胤礽和李承乾再度開口了。

【李承乾似乎有些感慨,又似乎有點悵然。他用放在桌子中間的茶壺給自己倒了杯水,輕抿了一口,放在桌麵說道:

“看來,我要比你好多了,隻是被貶為庶人。”

在他旁邊的胤礽似乎有點不讚同,他也給自己倒了杯茶水,小酌過後搖頭道:

“孤倒是沒有覺得有好多少,死了一了百了,遠比被幽禁在鹹安宮內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要強許多。”】

兩人這般的感慨瞬間讓觀看天幕的人意識到是不是快要結束了?

都已經聊開各自的結局了,不過他們的結局也確實不同。

尤其是唐朝的太子,和漢朝的太子,都有謀反,結果一個死了,一個隻是被貶為庶人。

這到底有多寵愛啊!那可是謀反,還暗殺胞弟以及引入外敵,都不是可以輕拿輕放的事。

對此,李世民還在跟著魏征以及房玄齡等人炫耀:“朕說的沒錯吧,一點都不像劉徹那家夥狠心。”

“雖然知道陛下您對太子好,但也不要過於溺愛。”魏征看不得李世民得意忘形的行為,不由出口給他良好的心情潑上一盆冷水,“即使眼下太子沒有做出那些事,可長此以往溺愛下去,本來該避免的事說不定又會發生。”

“你這家夥!真是看不慣朕高興啊!”聽見魏征的話,李世民嘴角的笑容變得有些僵硬。

他就知道!

魏征這人破脾氣!

魏征仿若沒有看到李世民的不喜,他義正言辭的表示:“陛下會感到高興,不過是太子謀反、還有彆的事,沒有嚴厲處罰不是嗎?”

李世民確實高興,可在高興過後就知道魏征是在諷刺他。

畢竟,未來的李承乾無論做的哪件事都不是可以輕飄飄的揭過的。可是要讓他殺了兒子怎麼可能?

尚且虎毒不食子,他又不是劉徹。

眼睛瞥向魏征,還是一副凜然的模樣,仿佛他不承認就要一直待下去。

如此的情況,李世民隻能在心中暗示自己“朕要大度,朕要大度”。

良久後,他平息情緒,勾唇說道:“放心,愛卿說的話朕都知道。”

但在場的房玄齡以及長孫無忌等人瞧著李世民把注意力重新放在天幕,就清楚他對魏征又看不順眼了。

不過,他們也沒有前去說什麼,實在是這般狀況每天都會上演一兩次。

就是他們覺得魏征的性格真的改改,否則長此以往下去,陛下忍耐不了,那下場可不會太好。

魏征自然也是清楚這點的,可有些事情他不去做沒有人去做,長此以往,也對大唐日後的發展沒有好處。

所以,該進言的時候還是要進言。

想到這裡,他將注意力又放回天幕。此時此刻,天幕中的三個人似乎是達成了共識。

【在三人將茶杯放在桌麵,互相對視後,共同說道:

“所以,我們必須——”

胤礽微抬頭,唇角上揚,眉眼有著無從掩飾的驕傲:

“讓所有人都看清楚,太子也不是好當的!”

劉據麵色平靜,輕描淡寫的說道:

“哪怕就是死,也在所不惜。”

李承乾神態自若,身上的陰霾仿若被一掃而儘。

“成為太子的代價,要比你想象的更加嚴重!”】

【旋即,三個人共同唱道:

“被人陷害是常事,父子隔閡是慣例,落井下石也少不了。”

“除此以外,你還得有顆堅韌的心,受得了那些天差地彆的待遇。”

“當然,你們也說自己可以嗎?”

“嗬,太天真了!”

胤礽的唇角有些嘲諷,李承乾的眉眼有著肆意,劉據整個人漫不經心。

“隻要有我們在,你們永遠也成不了太子。”

“皇帝會時時刻刻想起那凝聚在心中的痛和懷疑。”

“畢竟,這就是身為太子要經曆的事。”

“鞏固太子之位的正常操作。”】

【“可以說我們虛偽,說我們卑鄙”

“甚至還可以說這個世界不公平”

“但這的確是成為太子所付出的代價。”

“也是我們對某些人的警告”

“並不是誰都可以成為太子的。”】